工具人,其实是个人形工具,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么他们就会被当成工具,而不是被当成人。典型的工具人就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的工作是高度流程化的,可以照着清单一步步做,几乎不需要思考的。高级一点的,就像许多行业的从业者自嘲的,金融民工、IT民工、画图民工(此处无歧视民工之意)。
所以大致可以定义从事高度流程化、清单化工作的人,可以称之为工具人,他们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因此他们基本没有对薪资的议价能力。
资本是逐利的,如果没有任何限制,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利用工具人的价值,就像利用其他生产工具一样。“996是一种福报”,这种言论就是典型的表现。
这话有道理吗?有。
首先,你不接受这样做,会有大量的其他人愿意这么做;
其次,你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工作;
再次,你想要成功就是得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句话有问题吗?也有。
它成立的前提是,你没有选择。也即是说,资本不止剥夺你的时间,更让你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而失去掌控感的人,容易产生焦虑、压抑的情绪。当年富士康发生的“11连跳”与此不无关系。
这种现象能改吗?会,但是需要漫长的过程。
需要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自我意识提高、国家法律政策等一系列的推动。
富士康事情发生在12年前,当年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规模的讨论。但现在,言论一出,即招来几乎全网口诛笔伐,说明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进步,“把人当人”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了,任何想“复辟”那些错误观念的,必遭人反对。
改了就一定好吗?会。但每个时代都有“工具人”。
其实,我们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从十几年前就开始不断上涨了,许多劳动密集型的跨国公司已经将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等地方去了。所以,现在的“工具人”比原来的收入其实高很多了。
但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肯定会倒逼企业往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的高端产业转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服务型机器人的成本与人工成本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未来有许多“工具人”可能会面临“想当工具而不得”的境况。
所以,对每个个体来说,只批判996是没用的,需要思考怎么摆脱“工具人”的属性。
1、选择垄断行业,当舒服的“工具人”。水电煤等垄断行业的员工收入相对较高,但近几年也不行了。
2、努力做到管理层。管理层大量的协调、决策工作是非流程化的,因此比“工具人”的自由度又更高了。
3、选择与人有大量情感交流的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师等,这种往往是机器不好替代的。
4、让自己成为“资本家”。如果你有资本,那你也可以招“工具人”来为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