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期末考试之前,家长和孩子都是最累最辛苦的时候,很多家长一复习就带孩子到深夜可是殊不知有的时候复习得太多,反而效果不好,陷入事倍功半的怪圈。
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养袋鼠的农场,每天都会有袋鼠从畜栏里跑出去,农场主于是就把畜栏修得越来越高,栅栏排得越来越密,但袋鼠还是一直跑出去,农场主最后拉上了电网,还养了狗,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些袋鼠私下嘲笑农场主说:只要她每天忘记关门,我们就还是一定会跑出去。
期末复习就是这样,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走形式,否则弄得人困马乏效果一点也不好。
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哪些问题呢?
首先要了解孩子平常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这其中就包括孩子平时的成绩,在班里的排名位置,老师对于孩子的看法等等。 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对于孩子考试当中的情况和成绩的发挥,就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如果孩子平常总是七八十分,比在考试的时候,希望通过一个复习就逼他考一个100分,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孩子考试的成绩是他平时水平的体现,如果想提高的话,也应该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的,片面强调复习的作用,制定不切实际的标准,最终的结果会令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
其次,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复习内容。老师的复习永远是最有针对性的,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是在了解全班大部分同学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切不可自作聪明,另寻一套,找课外题或是上课外辅导。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会在孩子心中滋生对老师的不尊重,或者对家长或课外机构的依赖性。
第三,学会让孩子讲。每天回家以后,要让孩子讲述一天复习的内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孩子可能不能一次说清,需要家长有耐心地发现孩子存在的记忆盲点。这种做法最初会费些时间,但一旦养成习惯,孩子就会主动和家长汇报,既练表达,又练记忆和条理性,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有准备复习的习惯。如果不掌握这样的技巧,盲目地让孩子去做题,那就叫做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建立错题本,总结错误规律。一学期下来孩子的错误总会形成某种规律性,这时需要及时总结,让孩子自己说错误的原因,这种做法也需要细致到位,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说计算错误,就要搞清到底是进退位问题还是乘法口诀不熟,还是不掌握公式或是对位不准,在此基础上即时出十个题练习一下,就可以立竿见影。
第五,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到了期末,孩子的心理会出现一些波动。一是寒假快到了,等不及要出去玩,二是老师增加作业量并可能在课上对孩子进行斥责。在这种情况下,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稳住心理。如果感觉到孩子承受了某些负面情绪,应该及时帮他排解。比如说,我女儿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但最近出现下滑,通过和她交流,发现因为今年换了题型,导致全班成绩下降,老师对全班进行了批评,同时也承认题难,孩子在心里形成了暗示,觉得成绩低是正常的,反正大家都低,也没什么了不起。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她一起复习阅读试卷,分析她犯的错误,发现其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因为读题干不认真造成的,我于是指出,她因为形成了题难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做题时心不静,导致很多题都看错了,并不是题难丢分。然后我对她说,真正的难题不会,不必自责,而容易题看错了才最可惜。空喊要认真,要仔细,孩子是听不进去的,只有这种有理有据的分析,孩子才能够遵照你的想法去执行。
第六加强自己的情绪管理。家长对考试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有两种心态要注意。一是急躁,最常见的是孩子在同一问题上反复出错,这时家长会指责孩子笨,不专心或者使用惩罚手段,实际上,任何一种技能的掌握都是以犯错为前提的,孩子反复出错很可能是因为方法不对或者因为挫败感而产生了抵触,这种情况下,换个方法或者启发一下,也许效果更好。本学期女儿因为学校活动,缺了几节数学课,所以乘法分配律不太扎实,反复出了几次错,我在讲题以后,让她出题我来做,一下问题就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是从众,我注意到很多家长一到考试之前就会陷于焦虑,很多家长还善于制造这种紧张情绪,在群里传播一些例如孩子学到十一二点之类的话,似乎没学到这个时间就不叫复习好了。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剧场效应,也就是一个观众在剧场里站起来,挡住了后面的人,后面人也会站起来,最后所有的人都会站起来。实际上,复习质量和时间并不成正比,很多家长给孩子做很多题只不过是在和心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攀比而已。明白了这个道理,家长要掌握适量,适度,内紧外松的原则,把考试的焦虑化为对考试的专注。要知道一旦练习量过大,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屏闭,后面就是纯粹浪费时间了。对四五年级的孩子来说,高强度的复习有一小时就很多了。
总之,复习说到底其实是对日常学习的检查,补充和反思,正确的方法,适度的练习和合理的紧张度,家长与孩子心态平和,才是成功的关键。最后,祝同学们复习愉快,考出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