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了75岁才埋葬,富兰克林如是说。
01 命运:天要注定?她却说不!
如果说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刘楚瑜就是靠着自己的打拼,牢牢的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她生于北京,父母是普通的知识分子。她本应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恣意生长,拿着北京户口,读着边远地区的孩子此生难以够着的名校,然后大学毕业在某个领域发光发热。可时代的剧本却不是这般演绎,刘楚瑜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北漂,只有北青。一群群热血北青,奔赴边远地区,支援三四线城市建设。
刘楚瑜的父母,也是北青,他们放弃了北京户口,落户在陕西汉中,进入了国营企业。
小楚瑜的命运就这样被时代改写了。作为工二代,她只能就读于工厂里的子弟学校,学校的教育水平别说不能跟北京比,就连汉中的地方学校也没法比。那个年代,工厂子弟高中只有两年制,刘楚瑜虽然成绩优异也无法参加高考,只能在毕业后读了技校,然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军工厂的技术工人。从小生活在一群北青的圈子里,刘楚瑜听了太多有关北京这样大城市的传说,对大城市的向往,对文化的热爱,像一颗种子,播在了她的心里。后来,厂里有一次进修学习的机会,刘楚瑜考了第二名,取得了进修资格,有了张被派往政法机关单位工作的“排号”。可由于当权者与做小领导的父亲在工作上的矛盾,刘楚瑜的名额硬是被压了下来,她又一次被命运捉弄。此生就这样留在这个偏远又封闭的小城里,整天和机器打交道吗?此后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样成为工三代吗?不!她不愿意! 02 反击:走出去,学起来,活下去
她敏锐地感知到时代的脉搏,她要走出去,她要南下,她要牢牢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尽管前途未卜,困难重重,刘楚瑜还是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开启她的人生新征程。
南下的刘楚瑜,凭着她的技术很快找到接口的国营单位,从此在南方扎根落户。国营企业的工作,平淡且安稳,人很容易在这样安逸的环境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两年前,一个36岁的高速公路收费员,因为一句话走红网络。由于时代的变迁,她将面临下岗的命运,36岁的她理直气壮地说:“我都36岁了,我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让我下岗,我怎么办!”36岁,如此年轻,什么都不会,还如此理直气壮,你不学习,你不成长,你不跟上时代,你还有理!时代抛弃你从不打招呼,只会这般地打脸罢了。刘楚瑜才不会让自己置于如斯境地,她的人生信条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揣着位置感,而丢了时代感。思危才能居安,时代瞬息万变,跟上它,唯有学。电脑开始普及时,刘楚瑜已经三十多岁了,尽管连开关机都不会,尽管单位没有要求她懂电脑,但她还是毫不犹豫的买来了电脑。对于刘楚瑜来说,没有学不会的,只有不愿意学的。一次学不会那就两次三次,跟问题死磕到底,最后,她不仅电脑办公软件用得溜,连修理都学会了。正是不断的学习,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除了培养出她敏锐的洞察力,还让她有了把握未来的底气。2003年,已经三十好几的刘楚瑜,她又一次敏锐的觉察到国营单位在日逐衰落,铁饭碗已不吃香,体制瓦解是迟早的事。她果断的放弃了工作十年的国营单位,同时她看到金融行业的光明前景,于是她加入了保险行业,成为一名业务员。保险公司的新人流失率高达70%左右,新人想要留存下来,说不累是假的,说不苦是骗人的,在保险公司流行这样一句话:能留下来的都是人才。刘楚瑜留下来了,三年后还在行业站稳了脚跟,但正当她准备大干一番时,命运又一次跟她开了个玩笑。38岁的她被确诊为乳腺癌,在那个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就像个晴天霹雳。或许是天生性格使然,亦或是长时间的书香沉淀,让她比其他患者更沉着从容。短暂的慌乱后,她冷静地问医生:“我会死吗?我儿子还很小,还离不开妈妈。”医生说,不会,心情很重要,休息很重要,配合治疗就行。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年幼的孩子,为了还没有好好看过世界的自己,一定要好起来,活下去。刘楚瑜放下一切,配合治疗,手术的疼痛,化疗的不适,都一一咬着牙挺过来了。她用顽强的意志,不断的跟自己对话。她开始接纳自己的软弱,接纳身体的缺失,接纳人性的美丑。亲朋好友来探望问候时,她谈天谈地不谈癌。
痛苦难熬时,她与先哲对话,书中自有灵丹药,书中自有超能量。
她开始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学会放下,不纠结,不拧巴,不与自己过不去,也不拿生病说事。因为这场大病,刘楚瑜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世间哪有什么来日方长,不过是生命的来来往往罢了。与死神对过话的人,更懂得生命的厚重,她更加豁达宽容,更加乐观积极。未来,她要不负余生,她要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出彩,要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03 挑战:勇于尝试,与时共舞
身体还在恢复期,刘楚瑜就回到了公司上班,全心的投入工作能给她注入更多的能量。恰好公司需要培养兼职讲师,刘楚瑜平时就喜欢分享,她觉得讲课分享的传播更广更快,于是她在工作之余又参加了兼讲培训。因为对讲台的向往,因为心中的使命,年过四十的她,在刚开始的那三个月,从未在晚上12:00之前上床睡觉。学PTT,幻灯片,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时事新闻......就这样她一步一步从见习兼讲走到最高的五星兼讲。五星兼讲,在当时整个广东分公司只有两人,刘楚瑜是其中一个。刘楚瑜不仅在培训班上分享知识,平时私下,只要伙伴问到她,她从不推托,耐心的讲解。
她给伙伴答疑解惑,让问者豁然开朗,她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让伙伴受益匪浅。
她说,知识只有分享出去才更有价值,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她觉得是一种幸福。大家亲切的叫她瑜姐,或是尊敬的叫她刘老师。因为心中有正念,有善念,刘楚瑜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平稳的度过了医学的三年期,五年期。因为这场大病,她对保险更加热爱,传播保险让更多的人拥有保障成了她的另一个使命,就这样她的工作也走向了高峰,取得不俗的成绩。按理说,此时已年近半百的她,应该像很多同龄人那样,放慢求知的脚步,享受安逸的生活。可是刘楚瑜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啊,她不仅没有停止求知的脚步,甚至更加的求知若渴。公司内部的各种培训已经满足不了她的求知欲望了,刘楚瑜坚信唯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而她更明白知识只有付费,才会让人珍惜,才更有学习的动力。紧跟时代步伐,拥抱互联网,年近五十的她开始在网上学习各种知识。从喜马拉雅,到得到,混沌大学,FO学院,刘楚瑜在这些APP上学习了上千个小时,这样不但刷新了她的各种认知,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她要学而不止,她还要奋斗不息。五十岁,拿着退休金的年龄,别人在跳广场舞,而刘楚瑜却在跳槽。走在时代前沿的刘楚瑜,看到了另一片蓝海,又一次放弃了积累了十几年的公司福利。50岁,她又一次跳槽。去到新公司,开始时法律不懂,税务不懂,财经听不懂,就连提问题也不会,什么都不会,怎么办?认恿?退缩?NO!刘楚瑜的人生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认恿这个词。她的字典里只有“学”,活到老学到老。她认认真真听课,反反复复听录音。
她拉下老脸,上台练习,找优秀的小伙伴练习。
公司学,家里学,天天学。
学得比年轻人慢,不要紧,最多学久一点。
记忆力没有年轻人好,不要紧,大不了多学几遍。
凭借着以前的学识和沉淀,凭借着死磕到底的毅力,最终,她在法商学院培训的辩论比赛中,在一群年轻的对手手上,夺下了最佳辩手奖。很快她在工作上也取得了同样显著的成绩,今年仅用半年时间就入围MDRT(全球百万圆桌会议)。50+岁的刘楚瑜,就像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着,奋斗着!她被时代耽搁过,被命运捉弄过,被癌症袭击过,可那又怎样?刘楚瑜仍然不折不饶的用自己双手,弹奏出命运的最强音,仍然踩着自己永不停息的脚步,走在时代的浪潮里。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奋进,平凡的我们,终将也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时代,它从不抛弃我们,抛弃我们的,只有自己。以上文章为作者原创在公众号上发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