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羡慕过很多人。
我喜欢很多年的杂志的一名专栏作者,她笔下的一切都那么温婉动人。后来关注她的微博,慢慢地了解到她的生活细致而温柔,从容而优雅。会加班。又何妨,是她自己喜爱的工作。她养些花,有时买些花插在玻璃杯里,看东野奎吾的书,通信,拍生活中的花草........“她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心愿清单是:做一个无聊的人,干一些无用事。”
这是我很久以前摘进日志里面的话。想来我羡慕的不过是她过着我向往的生活。
微博上的李子柒,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看她拍的视频,自己做菜、自己做秋千沙发、自己写对联、自己做洗漱台……和她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最近再看她的新视频,她养了一只小狗,院里院外开满了花,还有她受伤的指甲……这也是我羡慕的生活方式,在自己的爱好里生活并得以生存!
她们都可以,我想看看自己可不可以!
直视自己的内心,我总是渴望和向往,偶尔行动等同于从不行动。在自己的围城里固步自封,哀怨连天。既想要物质,又享受安逸。
近来,又翻看庆山的《得未曾有》,看到了我曾经做了记号的一段话:一千万是过日子,一百万是过日子,十万是过日子,一万也是过日子。物质的标准无止境,一旦掉进去人就活的累。有内心生活会比较愉悦。如果太依赖物质,会容易产生怨言怨气。以及另一段话:两个人在一起,忍字很重要。愿意做就做,不能因为做了就发火,或者做多了就指责别人。为别人也好,为自己也好,人生觉得愉快,能承受就可以了。不要有怨言。这是她与采访的人物之一所谈到的对话。
如今我已结婚,和爱人一起,这些话在这样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确实指导了我的内心,认知到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每当夜深的时候,总会越发清晰的看透自己的本性, 谁没有在人性的枷锁里挣扎过,最重要的是挣扎的最后,是良性赢了还是恶性依旧循环。我相信自己也可以追寻自己的内心过好这一生,我也知道说说很容易,坚持,毅力,勤奋这些美好的品质也不是谁都可以轻而易举拿来运筹帷幄的。
我有自己的工作,但我更热爱自己的爱好,也许有些矛盾,我希望自己可以权衡化解。也正因为如此,要想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可能会更加辛苦,我想正是这不一样的辛苦才会让人体会到生活里另一番忙里偷闲的乐趣吧。
最近我关注了一个公众号,是一个大三实习的姑娘自己运营的,运营两年时间,公众号小有收获,经营自己的公众号的同时又给其他平台投稿,目前又在实习。她说她也是一步一步从无到有地走过来,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写作,排版,虽然她有提到自己曾有贵人指点一二,但贵人指点也不如贵在她自己的坚持。从她的经历中我再一次感受到时间最终会偏向付出与坚持的人。
生活中总会听闻这样励志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突然出现,是在别人经历了一番风雨,是在时间的洗礼后才出现在我们的视听上。一直以来我都是作为羡慕,作为赞叹不已的旁观者。
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去成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