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终身成长》之Ch2前半部分, 领会解读要点

在本书第一章中,作者卡罗尔将思维分为固定性思维和成长性思维两种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会导致不同的人生。

在今天第二章的前半部分,又进一步学习了两种思维模式对“成功”的诠释。

在学习了炸不赢同学撰写的优秀领读稿之后,我也从中体会到阅读书籍,不单单是了解字面的意思,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需要通篇和局部的精读,深入挖掘书中的要点,并提炼出恰当的、前后有逻辑的观点,之后再用精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达。

更进一步地,提炼观点之后,还要有充分论证观点的案例,最后再是总结全文,但必须是前后呼应,收尾呼应。

以今天炸不赢同学的领读稿为例,我来简单解析一下,目的是帮助自己更好学习领读稿和新媒体文章的写作特点,包括观点表述、语言表达,案例选择,总结概括。

大到逻辑结构,中间是案例论证,总结升华。小到句式(主动式,还是被动式),以至于一字一词语言的推敲斟酌。

书中第二章前半部分是关于两种思维模式赋予成功的意义。

给出了如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一,两种思维模式对“成功”有怎样的界定?

第二,两种思维模式对人在追求“成功”中的行为有哪些差异?

第三,两种思维模式如何干扰了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

上述三个角度构成了一个逻辑链条:

成功的定义不同——>追求成功的行为不同——>追求成功的目的不同。

也就是说,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人对成功的看法,做法,以至于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就更凸显出思维模式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这个底层逻辑就演变成:思维模式——>人怎样不断成长——>成长为怎样的人

一旦人们具有某一种思维模式,它就会影响人的成长的过程,成长的结果。

开始寻求成长——>成长路径快速有效——>成长为优秀、杰出,乃至卓越之人。

上述分析仅仅是对三个观点引发的思考和分析。

之后就开始论述每一个观点

01 两种思维模式让“成功”有了不同的定义

从科研中,脑波图能显示人的兴奋点出现在哪个时刻,是证明结果时候?还是自我提升水平时候?

总结:成长型思维认为,关键是学习,学习学习可以提升能力。

固定型思维则认为,人的能力固定不变,学习无法改变能力,甚至暴露不足,不爱学习

案例:被夸聪明的孩子容易形成固定性思维,往往惧怕损害聪明头衔,总是选择安全,惧怕犯错和学习。

而成长型思维孩子认为,智力是需要学习的,即便犯错也是提升智力的必经之路

02  两种思维模式改变了我们追求“成功”的行为

思维模式不同,会导致我们的选择不同,进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成功是不断提高自己——>寻求挑战,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成长的空间就越大。

同时,他们不给自己设限,往往就会超越自我,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无穷大∞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希望不出错——不满足聪明——追求完美。

遇到挑战时——丧失了天赋和聪明——失去兴趣、惧怕挑战——最终故步自封、自我限制。

训练营例子,敢于拓展新领域,没有故步自封,

谁说没学就不能挑战了呢?成长型思维告诉我们,挑战越大成长的空间就越大,我们都有无限可能,这样才能超越自我,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就不行呢?[GoForIt][GoForIt]

03  两种思维模式干扰了我们追求“成功”的目的

固定型思维模式人,以优越,高人一等——>特殊,甚至特权——过早定义自己,急功近利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发展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潜能开花绽放需要一定时间。

他们相信,个体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当成功的时候,他们也只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在最大程度上拓展了自己。

总结升华:

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只改变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做法,甚至改变了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的人成功后——高高在上,瞧不起任何人——做匪夷所思的事,这就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

而有的人虽然已经很有成就——依然谦逊低调,不断提高自己——唯有不断进取才能不断超越吧!这不正是我们所说的终身成长吗?

通过上述解读,我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了,但语言表达上还需要多多练笔。加油哦!


炸不赢做的思维导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