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70 孩子与阳台上的杏树苗

几年前,我在阳台上的花盆里扔了几颗杏核,没有想到,其中一颗发芽了,从泥土里窜出来,黄黄的小丫丫,颤颤巍巍的,就像啄破蛋壳伸出头来的小鸡,看到它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样子,看着它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我感觉自己的心也微微颤动起来。

以后的日子,每天我都会来照管它,松土,浇水,防害虫,由于它太过稚嫩,只要出现刮风下雨毒太阳,我都会把它搬进房间,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把他过早地放在外面,小时候必须加以呵护。

想起那种过早把孩子放出去的父母,他们的理由就是,认为孩子若早早地接受锻炼,会更坚强,会更有出息。我内心实在是不敢苟同。

不管是孩子还是小树苗,成长过程中都不能承受太强的外力干扰, 否则不仅达不到既定目标,还可能会夭折或改变方向。

曾看过一位母亲写的文章,记述她到美国看望自己读大学的女儿,女儿的一位男同学是一位来自福建的富二代,从初中就被父母送到国外,不过这位男生的意识深处认为父母嫌弃自己,不想要自己,才早早地送他离开家。这孩子在学校为了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认同,无底线的帮别人。比如:别的同学在收洗好晒干的衣服,他会上前帮助,正常情况下收好衣服就行了,问题在于他还跟着别人进人家房间,帮助叠好衣服,放进衣柜里,别人一再拒绝,可他“锲而不舍"地帮助别人,这种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别人就认为这男孩侵犯骚扰自己,向学校投诉他。

这位男生的本质是好的,他只是想通过帮别人而获得认同,但是他的无底线的“帮助"别人,已经带有明显的讨好性质,而且缺少分寸。他从小离开家,离开父母,他希望身边的人接纳他,也对他好,他想在这个群体里寻找归属感,但他掌握不好分寸,而把握好“分寸”这种能力,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在父母的关爱中长期慢慢“浸润"出来的,可这位男生恰恰缺少了这个过程。

看前一段时间的新闻,一些早早送到国外读书的孩子,寄住在别人家里,最终出了各种问题,被判刑的,患抑郁正的,等等,实在令人心痛。

小树苗和孩子一样,在他的生长期,在保证必需的营养外,还要保证它的安全,保护它不要被歪风吹折,不能被小鸟啄食等等,否则,一不小心,不知什么外力都有可能摧毁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