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每个月都有家长工作坊,让爸爸妈妈们可以更加了解小朋友在蒙特梭利环境下的学习生活,也让爸爸妈妈相信宝贝们的发展。
感官区,语言区,生活区,文化区,数学区。MOMO从IC班(6个月到3岁)到CASA班(3岁-6岁)后,也逐步适应了前面四个区的工作,并在前两个月开始在数学区工作。
数学区的工作依然充满了趣味,数字,分数,二项式…这些学习并不是通过传授知识公式那样晦涩,而是通过可以感知的教具,让小朋友一步一步通过重复递进的方式来认知。
主教Ms Huo给家长们提到,或许小朋友刚上小学的时候,数学也不会明显的比其他教育的小朋友要好,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思维的优势就会展现出来。所以,好的教学理念,绝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也是需要时间。时间,真是一个美好而神奇的东西!
2
下面,整理了一些蒙台梭利数学区的介绍,对亲子教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蒙台梭利的教育,数学这一块思维的培养,也是占了很大的比重
儿童早期的数学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发现,像所有人类一样,儿童也需要数学,就像他们需要语言一样,他们需要以非常精确和准确的方式进行交流。
她观察到儿童抽象概念的发展是建立在具象性经验之上的。孩子一生中的前三年充满了具象性的经历,通过注意周围一切事物的属性间接地为他的数学思维做好了准备。
受到她所看到的启发,蒙台梭利博士为孩子们提供了“具象的”数学。她创造了各种感官探索的机会,允许儿童通过积极操纵具有智能目的的材料以及鼓励重复真实活动来工作。所有这些都为更高的抽象和想象力奠定了基础。
当孩子们来到蒙台梭利的环境中时,他们会遇到更多的数学经验,间接和直接为他的生活做好准备。特别是在感官区的活动中,孩子观察、实验并形成关于体积、形状、尺寸、质地、温度等的更细微差别的抽象概念。他按照顺序排列,澄清和组织他的思想,发展他的数学概念。他在几何中找到了模式。他在层次结构中学习分类。他通过对环境的探索将他周围的世界进行归类。他开始在更深层次上预测和推理。因此,基于具体经验的心理结构开始为研究和发展更清晰的概念做好准备。一旦完成这些工作,孩子们开始长时间集中地进行数学理解。所以系统的数学学习基本是在四岁之后开始的。
蒙台梭利数学教具的使用误区
蒙台梭利的数学教育可谓世界闻名,早教中一百多年来还没有类似的方法可以与之匹敌,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多学校设立所谓的“蒙台梭利数学”,这种将蒙台梭利的数学单独于蒙台梭利的整体教育体系之外的做法断章取义,是非常片面的。
之前提到的,数学是在四大区域中靠后,在儿童接受的工作介绍顺序上也是最后一个集中发展的区域,这证明了蒙台梭利的数学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在数学之前,儿童已经充分地利用了生活区、感官区和语言区的工作自己打下了基础,才可以让数学区的活动在孩子身上发挥应有的效果。如果只是把数学区当成一个捷径,不仅撕裂了发展进程,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出现逆反畏难的心理。
其他领域如何为数学做准备
· 实用生活是间接准备数学的第一步:
- 提供动作的逻辑顺序和运动的逻辑分析
- 提供精确有序的演示
- 在演示文稿中提供顺序材料
- 提供有序的工作和完成活动周期
- 提供错误控制,以验证准确性,从而实现自我完善
- 提供重复和集中的能力
- 提供处理材料所需的运动细化
· 感官教育是数学的另一种间接准备:
- 通过其他人之间的形状和形式的练习,培养精确和明确的感知
- 通过精确的演示和材料的使用来发展准确性
- 用适当的语言清晰地表达
- 发展有序性和精心分类的能力,这对数学领域至关重要。
- 提供清晰的印象
- 材料本身就是间接准备。例如:多数材料是每十个一组(基数10)
蒙台梭利数学区的六大板块:
第一组:十以内的数字
培养孩子的数量概念,以及数量与数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可以从1到100背诵数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可以理解并辨认出数字背后的意义,如对于长度,8意味着要比3长很多,0意味着空位。
第二组:十进制与运算
建立孩子对数字中个位、十位、百位……系统的认识。学习理解加减乘除的运算的本质意义和运算规则。
第三组:连续数
通过数连续数上到一千的练习,了解数字线性的排序规律,发现数字间的联系,练习数字语言。
第四组:运算表的探索和记忆
精确运算,训练运算熟练度。
第五组:抽象化过程
在此之前,儿童所使用的数学材料与数量基本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现在逐步地去除儿童对实物的依赖,增强数字的抽象化能力。
第六组:分数
让儿童了解数量可以再次反向细分,进一步抽象化数学概念。
蒙台梭利数学非常精妙,让人很难不爱上它,它不仅是小孩子长久期盼去触摸的材料,也是深受大孩子欢迎的工作,通过数学的学习增强了极强的自信心,而且数学也经常成为蒙台梭利导师特别喜爱给予的教学演示,千变万化,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