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不能哭!不要哭!

        妈妈曾这般向我讲述,自我呱呱坠地,体质便格外孱弱。周岁之前,深夜常被我的大哭声划破,那哭声是身体经络堵塞发出的急切求救信号。无论外头是狂风怒号,还是大雨倾盆,亦或是大雪纷飞,妈妈都会不假思索地将我紧紧揽入怀中,朝着几里外那位精于抹筋的婆婆家奔去。那时的我,对幼时的病症懵然无知,妈妈说,许多孩子都会遭遇这般状况,而每次经阿婆抹完筋,我的哭声便会戛然而止。

        妈妈简短的描述,却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立体的画面:

        在那些狂风暴雨肆虐的夏日夜晚,天地仿佛被一张无边无际的雨幕严严实实地笼罩。豆大的雨点如密集的鼓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声势惊人。狂风在屋外横冲直撞,肆意咆哮,似要将世间万物卷入它那疯狂的漩涡。妈妈紧紧抱着我,她那并不宽厚却无比温暖的身躯,宛如一道坚实的屏障,为我阻挡风雨。她身着雨衣,然而狂风无情地掀翻了帽子,雨水瞬间打湿了她的头发,顺着脸颊肆意滑落。但她的目光始终坚定如炬,脚步未曾有丝毫停歇。脚下的道路早已泥泞不堪,每迈出一步,都仿佛陷入粘稠的泥沼,需耗费极大的力气。可妈妈似乎忘却了疲惫,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念头:尽快赶到婆婆家,让我摆脱身体的痛苦折磨。

        而在冰天雪地的冬日,整个世界仿佛被冰雪封印,一片银白,宛如童话中的冰雪王国。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无情地划过脸庞,刺痛刺骨。妈妈却不顾这彻骨严寒,毅然决然地抱起我,踏入那片洁白无垠的雪地。妈妈的双脚在雪地里缓缓挪动,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仿佛在书写着深沉的母爱。她的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一团团白雾,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轻柔地落在她的肩头、发梢,很快便堆积起来,宛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头巾。但她浑然不觉,只是将我紧紧护在怀中,仿佛我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珍宝。

        这样的场景,在我未满周岁的时光里,不知反复上演了多少次。每一次,妈妈都如同守护我的天使,不顾一切地将我从病痛的深渊中拯救出来。无数个这样的夜晚,妈妈在狂风暴雨中为我撑起一片宁静的晴空,在冰天雪地中为我开辟出一条通往健康的希望之路。

       妈妈着重强调:“不管风多么猛,天多么冷,雪多么深,路途多么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绝不能掉一滴眼泪,不能哭!”

       妈妈说“不能哭”三个字的时候,加重语气的同时还摇着她的头,我懂得这是妈妈在以此来强调“不”,但其实我并没有真地补捉到妈妈想表达的含义。

        妈妈也偶尔给我讲述了那个发生在我一岁多的夏天的故事。那是个酷热难耐的夏日,邻居家的姐姐满心欢喜地将年幼的我抱起,或许是对我喜爱至极,她竟将我高高举起。然而,一个疏忽,我竟从姐姐头顶翻过,直直地坠落在坚硬的石板路上。那一刻,“砰” 的一声闷响,仿佛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妈妈的心尖上。然而,本该响起的哭声却并未传来,紧接着,我呼吸骤然停止。妈妈的心瞬间如被利爪揪住,她不假思索,一把将我抱起,向着小镇的医院全力狂奔而去。

        到了医院,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一句 “没救了”,如同一记晴天霹雳,重重地砸在妈妈的心坎上。妈妈紧紧抱着我,脚步沉重而迟缓,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家走去。她的内心早已翻江倒海,悲痛如汹涌的潮水般肆意翻涌,可她却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她在心底不断对自己说:不能哭出声。她这样向我描述着。

        回到家,她轻轻地把我放在床上,默默地坐在床边,就这样静静地守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始终倔强地不肯落下。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就这样默默地坐了将近两个钟头,奇迹发生了,我开始慢慢地有了呼吸,紧接着,“哇” 的一声啼哭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那一刻,妈妈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那时的我,年纪尚幼,实在难以理解妈妈为何总是强调 “不能哭”。时光悠悠流转,当妈妈年迈被病魔无情缠身,躺在急诊病房的那一刻,我才渐渐领悟其中深意。看着妈妈被病痛百般折磨,我的心仿佛被无数根锐利的针深深刺痛,背着妈妈,我偷偷地哭了一次又一次。每次去看望她,或许是我泛红的眼眶泄露了秘密,妈妈猜出了我暗自哭泣。她支开弟弟,目光温柔且深情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满是对生命的强烈渴望与对我的深深牵挂,轻声叮嘱我:“不要哭,千万不要哭,我还要活下来。” 我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不哭,哭什么!你肯定会好好活下去的!” 妈妈听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然而,这声 “不要哭”,竟成了妈妈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那抹淡淡的笑容,也成了妈妈生前留给我的最后一笑。其实那时妈妈已在医院历经一周的治疗,她的生命指征逐渐好转,我满心以为妈妈定能战胜病魔,健康地陪伴在我们身边。而在这之前连续照顾妈妈一周,我自己也疲惫病倒了,看到妈妈有所好转了,心里舒了一口气,第二天我就没能来到妈妈的病床边,而是自己在医院挂水。可第三天上午,就在妹妹的陪伴下,妈妈吃完早饭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我心急火燎地赶到时,医生正在全力抢救,妈妈的血压已降到了二十。我不顾一切地冲到她床前,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带着哭音大声呼喊:“老妈,你回来,你给我回来。” 仿佛我的呼唤真的具有神奇的魔力,妈妈的血压竟然慢慢恢复了正常。医生见状,也不禁松了一口气,可是,妹妹担心我站在床头影响医生救治,把我拉开了。就在我从床头缓缓移向床尾的那短短几步间,妈妈的血压又慢慢降了下去,再也没有回升。

        那一刻,我忍不住放声大哭,哭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我痛恨自己没能坚持守在妈妈身边,痛恨自己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没能给予更多的陪伴与力量。妈妈的 “不要哭”,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遗憾,那是她对生命的执着坚守!而我,却终究还是没能忍住泪水。这份遗憾,如同深深的伤口,在我心中久久难以愈合,我甚至常常想,如果我听妈妈的话,“不哭”,坚持呼喊她,会不会她真地能回来啊!因为我一直觉得,她只是睡着了,睡得太深太沉而已!

        对不起,妈妈!当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泪水还是不受控制地肆意流淌,我终究还是无法做到你说的 “不要哭,不能哭”。

        哭泣过后,回顾妈妈一生中无数个生活片段,我似乎真地懂得了妈妈的“不能哭”,那是妈妈在面对自身困境时的自我约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让她在困境中保持冷静,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压力巨大时,妈妈可能会在无人处默默承受,但她告诉自己“不能哭”,而是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辛苦劳作,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努力让家庭维持正常运转。她用行动诠释着面对苦难的不屈,这种坚韧成为家庭的精神支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而“不要哭”,更多的是妈妈对我们的关怀与期望。当她生病,预感到自己可能即将离开人世时,对子女说出“不要哭”。这三个字,饱含着无尽的慈爱。妈妈深知自己的离去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但她希望我们能够坚强面对,不要过度沉浸在悲伤之中。她希望我们明白,生活还将继续,即便失去她,也要勇敢前行。这是妈妈对我们最后的叮嘱,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期望我们能够在没有她的日子里,依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不被悲痛打倒。

         妈妈!我明白了!深深感恩你的 “不能哭”,正因为你的 “不能哭”,才使我们在童年时期虽然生活贫困艰苦,但我们的心中始终有光!我们也将努力 “不要哭”,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面对挫折保持乐观与坚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