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说前两个字,后面的大概都会叨叨出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首诗是陆游的《游山西村》,那年他42岁,那年已经人到中年的陆游因为冷怂的要抗金,要朝廷出兵打仗,自己瞎鼓捣一通,结果背了处分,被贬在家。闲的无事,老想着能趁黑胡乱跑,拿个木杖半夜敲人家的门拉着人家聊天,“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两句便是证明。
陆游是坚定地主战派,一辈子忧国忧民,不停上书,给这个写方案,给那个出谋略,总想着王师北伐,重回中原。一辈子宦海里浮浮沉沉,起来了又被打压下去,下去了在需要的时候又被捞起来了。1202年,77岁早该颐养天年的陆游在被罢官十三年后,应招入京为官,不久还兼任秘书监。79岁后陆游的官还升了一级。
一树梅花一放翁,85岁的陆游临死前仍不忘战斗,不忘北定中原,写下了这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这一辈子就像打不死的小强,简直比小强还小强。失意得意,年长力衰,但朝廷并没有因为他年龄大了,而在急需是忘记他,该用还得用。陆游也他从未忘记和冥灭自己的志向,也从未消沉,始终怀揣着打回去、一统九州的梦想,一生都是昂扬的斗志,张爱萍将军评价陆游: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
陆游是真实的,还有一位小说中的真实非真实的人物。贾平凹《说棣花》里有位老黑,老黑已经陪了棣花镇四十任乡政府领导,八十岁的他下定决心,力争陪过七十位。八十岁的老黑,眼不花,耳不聋。老黑的人生计划已经制订到了120岁了,每一岁里要干什么,怎么去干,都一一详细列出。
棣花镇里不一定有叫老黑的人,但像老黑的这样的人棣花镇一定有,其他的村村卯卯,城里的小巷大院等等一定有。
以上两个人的故事,是在接了一个电话后忽然想到的。
那天正在上班,忽然接到一个手机来电,是打到座机上的,一般看到这种电话不免要迟疑一下。办公室里的固定电话是很少对外的,基本都是单位内部之间相互联系,很少有手机直呼的。
我还是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急切、忿忿不平的年轻人,仅仅在询问得知我是对号入座的人后,立马进入爆发模式,从上面说到下面,从公司说到厂里,从面上到点上,最后落脚点是,太不公平了,太没有道理可讲,太没有章法可循了,原先驻扎在山头、埋头苦干,为的就是对自己有个交待,可现在忽然风向变了,说要年轻化,厂里硬要拔95后,直接把我们这些80后略过,凭啥。刚来徒弟还没出师呢,都是我们带着干,啥功劳都没有,啥还没经历,因为年轻就要提拔,还讲不讲奉献了,讲不讲吃水不忘挖井人了,真的是还没到沙滩就硬被拍死在半道上了。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显然不把我这个上级部门当做上级,存粹是撒气、解恨来了,也是纾解自己心里的不痛快。当然我不能认可他的观点,但我又无法说服他,我只能站在大局上面,讲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这么具体的事,怎么解呢?
当下,干部年轻化是个现实问题。如何解呢?是一刀切呢,还是咋个整呢。
那个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老贺同学,都干到80多岁了才回家,所以家乡的小屁儿们不知道他叫贺知章。
似乎旧时代不怎么搞什么干部年轻化,一是大致皇帝是终身制的,二来的是老的是年轻的不搞一刀切、不搞标签式的,有本事就干,有能力就上。
后来,我纵观了一下世界风云,发现默克尔阿姨咋还当总理了,严重超期服役,都66了还当总理,早就该跳广场舞了,抱孙子。
我们脚下下另外一头的M国,两个老头正在死磕,都想当总统,一个川普一个白白的灯,都是七十多岁的糟老头子了,还到处咧着嘴拉选票,投我、投我、选我选我哦哦!
当然这都是大洋芋,层面太高,你说你一个世界不知名的单位的小毛毛兵们怎能和人家放在一起对比呢。
再当然年轻人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旭日万丈,但是世界是大家的,不光是年轻人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也是大家的,未来靠年轻人也要靠不年轻的人。
在用年轻人,丢弃年龄大的人,要拒绝标签式的判定,拒绝贴标签的武断。不先入为主,而是从客观事物的规律出发。
继续当然,当然自古英雄出少年。你瞅瞅,不到20岁的从骑奴转身的卫青首次带兵迎击匈奴,直捣龙城,取得自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可谓一战封侯。22岁的秦始皇刚刚加冠,就除嫪毐罢吕不韦,果敢坚定,展示千古一帝的霸气和能力。汉武大帝十六岁刚登基,就显示出一代雄主的气魄和大气磅礴。
当然不能为了年轻而年轻,也不是人人都是汉武帝。人也不能这么比。如果非要被的话,宗庆后32岁时还在蹬三轮买冰棍,任正非43岁才创办华为。
再说上级组织的要求是在实践锻炼中发现优秀年轻人,我们有没有光是硬发现,而没有融入实践锻炼呢。
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不代表老的就成了多余、陈冗和负担了。成语“马革裹尸”就来源于念过花甲的马援,花甲之年请战出征,勇挫敌兵,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果还有胃口,能吃,不给饭吃,当然尚不能饭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