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场演出,杨丽萍的〈十面埋伏〉。用另一种艺术形式,将这一段历史又推到了眼前。几天的时间里,这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在眼前飘来浮去。带着自我的情感去体悟这段历史,突然,有了另外一个角度。
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是华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其中的两个重要的人物刘邦和项羽两千年以来,关于他们的故事被以各种故事形式来演绎。对于成败的论述和分析,总是层出不穷而充满争议。
今天,我们只是从九型这一个视角,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以及各自内在的动作模式。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以及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有一些邻居对九型也比较了解,可以根据从史料中了解的内容,来观察一下刘邦和项羽各自是哪个型格呢?
这张图是每一位想学习九型的人都要知道的一张图,在这张图里,非常清晰地标注着,型格内驱力。
还有这一张图,这个是型格在发展过程中,正向与负向的时候,性格演变的走势。今天,这个不作为分享的重点,知道就行了。
刘邦和项羽,我的倾向是刘七项八。
也就是说,刘邦属于九型当中的七号:享乐主义者,也有一种说法叫管理者。
项羽是八号,领导者,还有一个叫法是保护者。叫法虽然不一样,但是内在的驱力源头是一回事。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型格的各项独特的判断标准。
七号
观点:世界充满了局限性,生命的保障在于避免局限
期待:体验生命、拥有更多
注意力:多元化选择、多样化信息
行为特点:逃避烦恼、痛苦和焦虑,尝试新鲜、计划多变、全面正向
理想化:乐活
潜在恐惧:痛苦
防御机制:合理化
思想习惯:计划
情绪习惯:饕餮
典型价值观: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快乐工作 、快乐生活
典型管理风格:求新、求变
典型沟通风格:谈新想法 、跳跃
八号
观点:世界原本公平,但被强权者破坏了
期待:掌控全局,担当权威
注意力:权力和控制,公正公平
行为特点:体现强大、主持公平,直截了当,冲动仗义,掌控局面
理性化:强大
潜在恐惧:脆弱
防御机制:否定
思想习惯:复仇/报复
情绪习惯:纵欲
典型价值观: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不打不相识
典型管理风格:远见、公平、
思想统一、雷厉风行
典型沟通风格:喜恐吓、喜做思想工作
关于八号里面有一个词,需要解释一下,容易引起误解。
这里的意思是,容易在情绪里面充分地渲泻,不容易克制。比如说,喜怒都要充分表达。乐到极致,怒到极致。
看完这些基本的框架和词条,再来看最上面的那张图。
九型分为三个内驱类型,脑,心,腹。
今天说到的七号和八号,分别属于脑驱和腹驱。
七号属于脑驱,也就是说,七号人做事情,是由大脑作判断,而后作出计划的,它在客观性上会明显比较高。比较擅长做局势的分析,各种数据,人物,形态的分析来作出判断,同时这个过程非常快速,快到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动了那么大的脑筋。最后作出的判断,会更严谨和全面。
八号是腹驱,八号的判断更多的是来自于直觉,看到事情的发展形态,最直接的判断和行动。也就是说,在八号最后执行的行为里,更接近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判断。同时,八号的判断和行动也非常快速,有的时候,事情做完了自己也没想明白为什么。
脑和腹的区别简单而论,腹驱型更接近真实的自己,脑驱型是修饰加工过的。
七号的型格类型是享乐主义,它最大的特点是,这一生是享乐的。自己的快乐最重要,同时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机制,当遇见挫折或者负面情况的时候,能以最快的速度化解掉,化解完了以后就完全放下了,马上就又可以快乐起来。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没心没肺的,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又是永远积极向上的。
八号的型格,是领导者,同时又是保护者。在他们的心中,自己是有天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有一些事情,其他人都可以漠然视之的时候,八号就会站出来主持正义,没有什么道理,就是觉得这件事情非做不可,来维护事件的正义。
八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重情义,这也是八号的软肋。
相对来说,七号就不会这样。
带着这些最为基本的判断,我们来看项伯告密和鸿门宴这场戏。
项伯夜见张良,说第二天项羽的计划。刘邦大惊,惊后问了张良几个问题来见项伯,一番恭维话之后结了儿女亲家。同时,让项伯给项羽带信,第二天去谢罪。
这件事情,刘邦的处理速度之快,利己之上的主意,结儿女亲家之计,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
结合七号型格的特点,他不会觉得,当下的下风和危机是一件多么不可以过去的事。为了自己的目标,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做的。
这件事情于项羽而言,很难。心口不一,和背信弃义,他很难。更多的他会选择,正面面对矛盾,当面决战,原赌服输。
也就是说,更愿意拼实力,同时,对正义是捍卫的。
所以,鸿门宴上,樊哙的陈辞才会使项羽大有羞愧之意,这是他的处世格言。
再有,刘邦逃亡为了速度几次把孩子推下车,老婆和父亲被俘,面对项羽拿自己的父亲性命作要侠的时候,能说出分我一杯羹这样的话来,并非真的出于博弈,而是真的可以舍去,真的不在乎。于他而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运作理论,将这些事情化解得到没有责任。所以,吕后之所以成为那样的吕后,也许只是因为遇到了这样的刘邦吧。
反观项羽的那出霸王别姬,想像一下,刘邦别吕雉,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篇幅所限,可以以更多的两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处事方法和经历,试着用七号和八号对号入座一下,或许真的可以看到以前他人评说的观点里再现不同的色彩。
我是从有了这个角度以后,帮助我更加容易地理解一些细节。当然,也有一些感叹,或许只是那样年纪的刘邦遇上了那样年纪的项羽,他最后称了帝。
因为关于型格的转换和融合,是可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也发生变化的。试想一下,让刘邦遇上50岁的项羽,又会怎么样呢?
虽然说,自古以成败论英雄,但是项羽却不同。更多的时候,人们更喜欢他,或者是因为他骨子里的那份豪气和正义,同时还有那些许的柔情,是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
关于九型人格,关于楚汉之争,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每一次的探讨,都会为其增添一份色彩,这是经典的意义。从“寻梦环游记”里关于死亡的解读而言,直到这世上最后一个人不记得逝者的名字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死亡。那么,刘邦和项羽,都还在人间,英雄诗歌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