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行和思想都会成为孩子将来的标杆准则,有些父母为了减少孩子的开销,就会用一些穷人言论来束缚孩子。
孩子想买零食的时候,父母说:“我们家里穷,不能买零食吃。”孩子想和朋友出去聚餐的时候,父母说:“人家比咱家有钱,你就不要跟他们出去玩了。”
时间久了,孩子总是听这样的观点,就会有一种“我是穷人”是思想,认为穷才是自己这一辈子的境况,也就不会想要去改善生活,越活越穷。
二、限制孩子的爱好和能力,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许多父母都是如此,自己没考上大学,就强迫孩子去考;自己没出国,就让孩子留学;自己收入低,就逼着孩子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这些父母为了自己的私利,扼杀了孩子的梦想,也捆绑了孩子的思维和天性,就像一株没有雨露滋润的树苗。
长大之后,也只能活在父母的唠叨和别人的影子里,永远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如何避免把孩子养成“穷人”?这就得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谈谈我个人观点。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原则上都是平等的,也是就没有贫穷富贵之分。唯一不同的就是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但是,不管他的家庭是贫穷还是富有,孩子以后的家庭教育就凸显出来他以后是不是“穷人”。但要避免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家庭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学,说,逗,唱都是从父母开始。所以孩子在小时候,父母在家就要树立起良好的言行举止。在家不宠不惯特别是不溺爱。
二 ,读书时候的教育,让他懂得礼仪知廉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有安排,特别经济方面,做到勤俭节约,不大吃大喝,要让孩子懂得,千日打材,不可一日烧。对没了解的事和物,不可盲目而丛。特别是杜绝扯谎,说大话。
三,社会教育,做人守信用,不乱交朋友,(狐朋狗友最容易染上黄毒,吸毒)不沉迷游戏,明星明人不带乱社会风气,让孩子学会不贪不骗。
如果每个家庭,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想让孩子当“穷人”都难。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强者国强,少年富者国富。孩子教育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此文章为霞妈育儿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