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作家里面,王小波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
很多读者,包括一些专家,都把他排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他推崇备至。他的江湖地位到底有多高,他的作品到底有多伟大,这些我说不好。毕竟,咱读的书少,水平也太low。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小波把他短暂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写作,写作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在我看来,他的作品有趣有料,观点新颖,甚至有时会脑洞大开。最牛的是他能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例都能信手拈来。
他的很多文章都值得细细咀嚼,因为他擅长逻辑思维,很多道理说得有点绕,有些地方要看上三五遍才能彻底明白。
我特别喜欢读杂文,因此他的《沉默的大多数》自然成了我的最爱。其中有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写作》,我前后看了十几遍,因为我对他的人生充满了好奇。
一个文字里充满不可思议,构建的世界自由奔放的人,他是如何与写作结缘的呢?
父亲是文科教授,却不允许子女学文科。
小波出生的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处境艰难。他的父亲是个文科教授,在人民大学任教。在那样的大环境里做学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因此,父亲大人发了狠心,拒绝子女学习文科,要求他们学习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技能。
可怜天下父母亲,自己这辈子遭的罪,不允许在孩子们身上再发生了。王小波就与文科无缘了,他得学习数学、化学或计算机这类的东西。
然而,事与愿违,冥冥中,自有天意。父亲越禁止,小波心中就越有一股想要突破禁区的冲动。
父亲不允许他们读闲书,他偏要读,还悄悄地跟哥哥一起读,偷偷地打开家里的书柜,拿出各种各样的书,如饥似渴地读。
后来文化解禁了,他更加玩命地读书。他几乎是嗜书如命,各种世界名著,广泛涉猎,陶醉其中。有时为了省下钱来买书,他宁愿走两个小时的路,都不舍得坐公交车。
真是这些大量的阅读把他塑造成了一位作家的雏形。在语言风格上,他受到马克吐温和萧伯纳的影响。想象力上,他受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影响。小说技巧方面,他受到杜拉斯的影响。
父亲当时不准许他学习文科的做法却取得了相反的结果,王小波为写作夯实了根基。
别人都在写畅销小说,他却写了一些不热门的东西;别人都在经商赚钱,他还在坚持写小说。
王小波曾经在文章里说,他写作是个减熵过程。
很多人可能不懂什么是熵,我也不懂,只是在高中物理课上学过。大概是一种用来量度混乱程度的专业术语。混乱程度增加,就是熵增,混乱程度减少,就是减熵。我们的世界,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一般都是熵增的情况。就像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环卫工人清洁卫生,过几天就乱得不行。
减熵有两层意思,一是减少自己的混乱程度,二是走了一条少数人的道路。
写作是在不断提炼自己的思考,构建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将会成为你认识世界的信仰。无论生活多么的变幻莫测,世道险恶也好,人心不古也罢,精神世界有根定海神针,你注定不会随大流而沉沉浮浮。
王小波坚持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喜欢写作,写自己喜欢的作品,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喜欢,只为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王小波对伟大的作品是有感觉的。王小波在哥哥王小平的推荐下,读了图尼埃尔的《少女与死亡》,大受震动,真是从这篇小说开始,小波惊叹现代小说竟然如此精美。《少女与死亡》只是一系列惊讶的开始,之后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以及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都曾让他惊讶。王小波信心受挫,不敢再写,于是十年时间不敢提笔。
他可以写快餐,为了迎合读者而写,为了名利而写,为了金钱而写,很多人趋之若鹜,他却敬而远之。减熵,就是克服人性,降服躁动的心,少一些世俗的想法,扎根在自己的创作领域,不断深耕。
王小波长得丑,却丑人有傻福,他的成功有一半是属于李银河的。
李银河无论是相貌、家世和学历,都比王小波强,王小波能俘获李银河的芳心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李银河第一次读到王小波的作品时被深深地震撼了,虽然那个时候的作品还不成熟,但是已经才华横溢,才气逼人。
但是李银河第一次见到王小波的时候也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人长得也太磕碜了,对他也没多少好感了。可是王小波却用真诚和才华,再次打动了李银河。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王小波看起来傻乎乎的,写起情诗来,简单又肉麻。他对李银河一片痴情,李银河也越发地爱上这个男人。
王小波没有工作,他的工作就是写作,可是他的写作却不赚钱。还好有李银河,这位伟大的女士,一个人撑起全部的天,王小波不用为生活的事操心,埋头写作,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两个甘于寂寞的人在一起,注定要创造惊天奇迹。
李银河为他付出了很多,王小波终于没有辜负李银河的期待,他留下了伟大的作品,他的旷世奇才,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他勾勒的世界成为不朽的经典。
老狼说:“唱歌能让我有名有利,这很好。但我心里很佩服窦唯、张楚这样的人,他们内心有股执拗的劲,对自己的音乐很在乎,他们不走穴,不想赚钱,他们是艺术家。而我看着别人有钱了就着急。也许好多人都像我这样迷茫,想着过好一点的生活,又因为怀有理想而不断自我检讨。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太适应歌手这样的职业角色,到哪里演出都要说‘见到你们真高兴’,这多傻呀。”
还好,这个叫王小波的人选择了一条寂寞的道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想必他走得也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