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的人才培养机制
历次产业变革,都是在新技术、新思维与社会经济产业的碰撞融合中完成动力转化、模式创新,并且带来数以万计的新产品、新物种的爆发的。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创业者,往往是能够多学科思考的鬼才和拥有多位视野的怪才。
而这个时代的投资人,仅有金融投资或者商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和洞察。
拥有多学科思维的多栖明星
我们通过跨时间、跨行业的研究,输出行业洞察,并寻找具有伟大格局和创新精神的创业者,实际上跟创业者一样,是在新的技术趋势下,结合原有产业规律和现状,进行对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商业场景的洞察和设计。这样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物理上的,也不是简单的虚拟化的,它需要运用商业、技术、艺术等多位设计能力才能实现。这样的洞察和设计,有时候甚至是在新一代消费者的心理之上进行的。
比如在新的消费品牌领域,要做出前瞻性的洞察,仅仅具有理工科思维、商业思维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文科生思维,甚至是艺术方面和心理学方面的思维。拥有多元的思维模型,才能敏锐把握最新的文化形态,精准描绘新一代用户画像,知道他们热衷什么、喜欢怎样表达、关心哪些事、会被怎样的内容吸引,也才能够理解不同的生意形态到底能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胜出。
比如喜茶这个新兴的网红消费品牌,它的成长固然有理性的商业逻辑在,但它的崛起又是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计算的,依靠的是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与触达。所以,你会看到,除了对口味、服务、包装设计的精益求精之外,联名,跨界等营销玩法层出不穷,这些是难以纯粹依靠算数得出来的。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实际上,这样宽一点的口味,用在对人才的要求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我们要培养能学会玩、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拥有跨学科思维的“多栖明星”。
共创、共享的“知识大脑”
我们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倡导团队内部的“传、帮、带”文化与跨团队的交流和分享,创造一切条件促成内部的相互学习。
在高瓴,新同学的培养大多要医考工作中的耳濡目染与逐渐熏陶。周会、双周会、月会、专题分享、投资决策会对新同学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在投资决策会上,团队的项目经常会收到首席投资官的直接点评,让新同学尽早地理解高瓴的研究、思考方式、理解高瓴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投资。
不仅如此,只是无边界。我们非常注重互相学习与个人认知的共享,注重每个人能否给团队分享传递有效的新认知与新发现。这是一个在组织内部不断对新人进行训练的过程。当然,个体都是有差异的,个人的理解肯定存在偏差。我们的组织文化、“传、帮、带”的机制,就是在努力缩小这种认知偏差,让高瓴的方法论、价值观得到正确的表达和传承。
当然,这种“传、帮、带”不是为了消灭个性——那与我们倡导的独立思考的文化是相悖的。我们是要在个体的独立性、组织的不断创新迭代,与业务的稳定向上、精神理念的传承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跨团队分享机制,最典型的体现就是高瓴的年会。通常,大家对年会印象最深的,除了公司领导继往开来的总结展望,可能就是晚宴上的表演、抽奖以及各种在吃喝玩乐中的放松和释放。在高瓴,这些环节当然也必不可少,但对于一个学习型组织来说,仅有这些显然远远不够。我们的年会周,又被称为“学习周”。每年年会前的那几天,每一个高瓴人都会收到一份“选修课”大餐——基本上每个团队都会派出一名“老师”,拿出“干货”满满的知识与经验,和其他部门的成员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分享,会一直贯穿年会周的始终。每个高瓴人都会非常重视这样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因为,被选为“老师”的人一定有着外界难以看到的不传秘籍,加上精心的准备、现场不设限的深入交流,最后呈现的绝对是一场场年度只会的饕餮盛宴。当然,“师资力量”不仅来自公司内部,我们也会博采众长,邀请外部的企业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大拿”过来,做各种形式的交流。如果觉得这些交流还不够深入,每年的年会周,我们还有一个专门设立的一对一交流环节,形式上就像一次8分钟约会的相亲大会一样。高瓴人可以提起通过系统尽快下手选定三个自己“心仪已久”的同事,也可以“佛系”一些,等待命运匹配的惊喜。总之,新鲜的不仅是形式,更是坐在对面的同事带来的全新的知识,交流时间虽然短暂,但一对一的形式保证了交流的深入和高效。
实际上,这样充分交流、无私分享的内部机制,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不断深入各种行业,收集各种信息,研究各类公司,最后不仅完成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成为洞见、洞见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有机会将所有的知识、洞见,在行业、环境的空间维度,以及时代、技术、商业变革的时间维度上连接起来,形成更大的知识图谱。
而这个“制图”过程,是投资团队、投后管理团队及中后台支持团队的每一名员工都参与的。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方法论,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合在一起,才是一张完整卡带世界的知识图谱,一个公司的“知识大脑”。而内部的学习分享机制,就是这一“知识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之一。这一机制,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去共享一直超级知识库,又同时参与了它的迭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