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原文地址链接<<
<small>版权声明:</small>
<small>本文在公众号「说言风语」首发</small>
<small>无需授权即可转载</small>
<small>文中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small>
<small>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small>
全文 2530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郭富城有一首歌叫《对你爱不完》,副歌部分是这么唱的......对你爱爱爱不完,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远,So we love love love tonight,不愿意丝丝点点些些去面对......是不是又勾起了大家的美好回忆。
今天我想对大家说,要对自己的身体爱爱爱不完,坚持运动。平时时常忽略身体就算了,要是天天年年都忽略,最后遭殃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身体健康,算是我们最重要也是很稀缺的资源之一了,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一份拷贝,未来机器人要是真统治了人类,或许会出现多份拷贝,但那是后话。
最近,因为有几个同龄朋友的都相继得了急性痛风,让我意识到,有些老年人才容易得的病,开始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了。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不够好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好了,吃得更好了,像痛风这样的病,才更容易得。
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很少有人真正行动去做到,要吗心血来潮运动过猛,要吗就是断断续续无法坚持,而只有当疾病来袭时,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的身体被自己透支得太厉害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我再次建议大家,时常保持一定量和一定强度的运动很重要。
1
运动保持健康,就是一个长期被低估的东西,很多人也尝试过运动,可一看短期效果不明显,也就放弃了,因为很多疾病在短期内也不会发作,或者他们认为自己身体也没有什么异样,继续当前的生活习惯。
据QQ大数据发布的《2016中国人运动报告》数据显示,18岁以下及28-36岁年龄段平均步数在5000步左右,步数较低,反而46岁以上的中老年平均步数在5400步以上,他们有较多的时间运动,对健康的重视也更强。
换句话说,报告里除了爱运动的年轻人和爱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实际上有四成的人依然是不运动的。只不过平均算下来,数据还不错,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手机统计步数那个东西的水份有多大。
运动和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也不是增高,年轻人特别是城市白领日益增多,长期久坐办公室、缺少运动是首要原因,这一点在报告中也有体现。
所以,挤挤水分后,我相信有一半的国人是从来不运动的,他们对运动并没有什么好感,加之这些年雾霾等原因,更是让他们有了理由不去运动。
而我认为,长期持续地运动,不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还能少生病。而少生病,其实就是最大的自我投资正收益,因为你不需要花费看病的钱,也不用花费时间去排队看病,节约了更多的注意力,可以用在自我提升上,同时生活更规律,也会注意饮食健康。
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旦搭建完成,会收获很多的意外惊喜,至少当同龄人都在感叹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时,当你学新的什么时候,不用担心身体在拖后腿。
2
不过,就算我拿出数据来说,还是会有一半的人出来反对说,现在我们的外部污染很严重,有时也会遇见身体不适,或者气候变化,或者朋友聚会等因素,想坚持运动不是说的这么容易的。
不运动的人,最喜欢说的一个理由就是——自己休息的时间都不够,哪有多余的时间去运动。的确,现在社会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都在增加,大家的时间被不断碎片化,注意力也被不断碎片化,想要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运动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
但这不代表,我们不能通过调节自己的注意力资源,来保持我们的运动时间。更多的人嘴上说健康很重要,可实际上做的却是健康排在娱乐甚至工作之后,除非生病了才会意识到健康有多重要。
这样的认知,进一步发展,就变成了,反正还没生病,与其花费时间运动不如花费时间娱乐,然后,开始无规律作息,开始熬夜,认为一次两次身体也没什么反应,甚至出现身体很好的假象。
我认为,透支意味着将来要还债,对身体也适用,迟早有一天身体也需要你还债的。现在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天天运动的人,都是一帮行为艺术家,希望别人赞赏自己。
但实际上,我认识的很多运动达人,很少晒自己的照片,也从来不参加什么打卡群,他们只是默默的做好自己爱做的事,有人问到,简单提及,都是非常谦虚的人。
那些取得了一点点小成绩,就喜欢炫耀的人,通常都是很难长期坚持下去的,因为他们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保持健康,而是为了贡献一点可以作为谈资的数据,比如,以前有报道说为了比拼步数,有人把计步器绑在自家宠物身上的新闻。我以为这是别人的故事,后来才知道,有朋友的朋友真的这么做,而且现在还在持续地做,他还以为别人不知道。
相反,在持续运动的人群中,也有一部分人在误解运动,他们天天高强度的运动,认为只要在运动,身体就不会出问题。
这种过度强调运动,而不是穿插休息的运动,其实,也是相当有害的。比如,游泳肩。会游泳的人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轻则每次运动都隐隐作痛,重则韧带撕裂,造成永久损伤。
喜欢运动是好事,但是要认知清楚运动可能带来的一些附加伤害。很多人,一说运动就跟打了鸡血一般,疯狂运动,毫无顾忌,对于如何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运动时间,阶段性的调整休息,都没有认真思考过,以为运动就是跑,走,跳,而没有一个系统性正确地认知。
3
对于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我们同样也需要有批判性思考,思考如何运动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而避免不必要的受伤,同时,最大效用的发挥运动的效果。
我有三点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
1、一定要培养一两项长期坚持的运动,比如,跑步,游泳。
篮球,羽毛球,网球,足球都可以,不过有时对人数有要求,不太方便独自一人的践行,而跑步,游泳,健身,更好,倒不是说谁好谁坏,而是我更推荐从个人的践行出发。
2、绝对不长期透支体力,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我认为,一个能处于平稳的稳定输出状态的身体,才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偶尔一两次的透支没关系,但是,更多的时候要能及时制止透支的习惯,避免被反向塑造,只有采用长期保持高水平的态度,才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3、绝对不过度运动,要穿插休息的节奏。
大脑也需要休息,运动是同样的道理,肌肉也需要休息,休息是不仅是为了反思,也是为了更好的精进。
| 持续践行
说到运动,不知道大家现在都有哪些最爱的运动,欢迎大家踊跃留言。
持续运动,是最能体现持续践行精义的行动之一,不仅能直接体会身体充沛的感觉,所花费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现在,我们都说时间不够,成本太贵,而运动却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东西,你怎么能忽略呢。
最后,我再次建议大家,开始运动起来,真的去运动,哪怕是一个颈椎操,眼保健操,从每天完成10分钟的运动开始,遇见更好的自己。
持续践行,从每天完成一件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