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少数派在知乎私家课的分享《人人都需要的效率必修课》其中的信息获取,有一些感悟。而这些感悟更坚定了我不用手机刷信息的决心。
大多数人喜欢用手机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看微信公众号信息。除此以外,我还会刷抽屉新热榜,(顺带说一句,因为抽屉的三观很正,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主要新闻信息来源),刷即刻,刷什么值得买,刷知乎日报。本来是利用时间碎片,结果是把我的时间碎片了。即使是刷了一个小时的信息,其实也不过是把一分钟的“浅”信息获取重复了六十次。
这些行为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收获甚少,其实就是“浅”,为什么这么说呢?少数派的分享提供了很有见地的维度。
信息的质量
信息的质量有两个维度,其一是信息的半衰期,其二是信息的稀缺性。如果按照这两个标准,可以划分出四类信息。半衰期短,稀缺性低的是新闻热点,尤其是娱乐新闻,更迭很快,作为吃瓜群众看的不亦乐乎。半衰期长,稀缺性低的是基础类知识,知识很重要,但是因为是基础类的所以触手可及。半衰期短,稀缺性高的是内幕消息,这类消息要依靠渠道,但也是转瞬即逝。半衰期长,稀缺性高,就是各类专业知识了,其实目前所做的,即我对深度工作的研究,即是此类。
信息的目的性
信息是否是为某个特定的目标服务的,比如针对深度工作(deep work)听一场TED演讲,这是有很清晰的目标的。但是刷手机信息时,这个目标很模糊,因为就是消磨时间(kill time),是一个随意性的行为。如果要想深度工作,那一定需要的是目的性很强的信息。
信息获取的方式
信息是拉来的(pull)还是推来的(push),推来就是推送的,只要一刷新,就有信息流入。而拉来的是通过搜索的方式,可能还通过各个渠道的搜寻。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动作模式,意味这是否对信息掌握了主动权。如果想掌握自己的人生,就不要轻易把主动权让渡出来,信息获取亦是如此。而且,因为每次刷新都会有信息推送,所以这些信息也是“浅”信息。
具备以上三个特点的就是“浅”信息了。“浅”信息,就是信息目的是消磨时间(换句话说是没有意义),获取方式是被动地推送,质量是半衰期短稀缺性低。
从上面三个维度就可以得出结论刷手机“浅”信息的行为要控制的越少越好。即使是消磨时间,读一本书或者看一节TED演讲都比刷信息好,因为至少信息质量高很,至少你掌握了信息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