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的春节已过去半个多月。大家都从喜庆的气氛中走出来,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之中。出去工作的人们纷纷踏上了路程。学生们也都开学返回各自的校园。
回想起年夜饭,相信很多人都记忆犹新,美味珍馐,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久久不能忘记。而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年夜饭的美味算不上重要,而与父母亲人的团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味”。
年前,与父母在一块的日子大概有一周左右。而初一那天,没和父母一起过。初二一大早便赶回家与父母团聚。
今年的除夕,一家三口在院里忙碌着,打扫打扫卫生。帮妻子做着饭菜。
由于人口少,做的菜不是很多。
起五更起的也不是太早,七点左右才起床。不像年青时过春节那样期待与兴奋。春节晚会也看了一小半便匆匆睡去。
今年市里禁放烟花爆竹。所以初一那天燃放鞭炮的也少了许多。但仍有不少人家还是点放了爆竹。午夜12点过后,爆竹声便响个不停。虽然关紧了窗户,但劈雳叭啦的声响还是让人不能深睡。
“今年咱家做的饭菜太少了,你看我同学,朋友晒的朋友圈。他们都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菜,有十几道,真的很丰盛。”
“这说明人家过年,在做菜上用心了。一年就这一个丰盛的春节,应该把菜做好点,做多点,毕竟是喜庆团聚的日子嘛”,儿子有些埋怨地说道。
“咱家人口少,再一个,过两天就要回老家,准备那么多的菜,谁吃啊?做多了,不浪费吗?平常啥东西没吃过?还在乎春节这一天?”妻子对儿子说。
是啊,我认为也是。虽然春节那天做那么多丰盛的菜肴来增加节日的气氛,无可厚非。可有必要都那么去做吗?人口少的家庭非要像人口多的一大家子那样做上二十几道菜?
隆重的节日,有仪式感是必须的,但未必是通过一种形式去体现它。
菜的多少无所谓,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团聚的心,能彼此理解,互相关爱,一起进步与成长,这才是关键的也是尤为重要的。
试问一下,现在的年味比起童年少年之时的年味还是那般浓,那般快乐与幸福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有所感慨。虽然现如今比以前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在饮食上面几乎可以说丰盛许多。但那种“少时不知愁滋味,每逢过年欢快起”的感觉却荡然无存,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果还把春节当成一种饕餮大宴的形式,那未免俗了许多。
更多的人在此时,都沉浸在欢快幸福的海洋之中,其实应该在欢快的同时,客观总结一下一年的得失,计划着来年的日子,使未来更加充实美好才是。
日子并非全然是世俗的,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留意到自然的景物。我们可以轻松地走向那不断展开的风景之中。
不在意某一天的饥饿与贫乏,只要我们肯付出自己的体力与智慧,生活总有一天会绚丽多姿,生命同样会熠熠生辉,绽放出娇艳的花朵。
拉长你的思维,不要轻意局限于眼前的一切,用望眼镜的目光去测绘你精彩的未来,相信与坚信你的以后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