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上讲到美国经济萧条的时候,资本家为什么宁可把牛奶倒到河里也不肯便宜点卖给穷人,或者免费赠送?
是不是为了保持“价格联盟”?是不是为了垄断?是不是为了惩罚消费者,逼迫他们下次购买?于是,我们把企业家想象得邪恶不堪。不禁感叹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把牛奶倒到河里”的很多分析都是错误的,因为它偷换了一个概念。
例如下面的这些话语——你看,非洲的小朋友多可怜,每年饿死几百万人;你看,我家的小狗小猫多可怜,小动物最喜欢喝牛奶了;你看,我多可怜,还饿着肚子,恨不得从家里变出两罐牛奶。
讲这些话的人,他们偷换了一个概念,牛奶并不存在于你的冰箱中。牛奶存在哪里?在牧场里。
牧场在哪里?很可能在30千米外的无人区,而到最近的集市,开车需要1个小时。
如果你真的跑到“牧民”家里,你会发现他们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他们会拿出各种食物和你分享,绝大部分的牛奶、酥油茶随便你喝,都不要钱的。在内蒙古、青海等游牧部落甚至还保留着“暖脚”的习俗。
由此可见,从来没有“牛奶不卖”之类的说法,只要你肯到牧场,肯到草原深处,牛奶是免费喝的。牧民们真正无法负担的,是“距离”;而都市白领们的诉求,是深夜回家,冰箱里有1升脱脂牛奶。从牧场到冰箱,其中的距离是无限远的。
那么,什么时候会倒牛奶呢?聪明人恐怕马上就想到了。那就是当都市里的牛奶售价连“运费”都赚不回来的时候。
如果运输业不发达、交通不便利,运费都比成本贵的话那么生产的产品只能囤积倒掉。
在生活中,从来没有人把紫檀木扔到河里,因为紫檀30年长1厘米,千年不腐,木质紧密。但是,生鲜、水果、牛奶、蔬菜属于极易腐烂的食品,在运输条件不好的19世纪,牛奶从美国中部的农场运到大西洋边的纽约,耗时可能要一周,甚至更长,这时候部分牛奶就会腐烂变质,当售价赶不上运费时,就会被倒到河里。而且你还要面临一些“控诉”费用:如果小朋友喝了你的牛奶,拉肚子怎么办?老奶奶吃坏了住院,索赔怎么办?……欧美“吸血律师”动不动罚你赔偿几百亿美元,这些“法律”成本,远远超过了牛奶本身的售价。
所以为什么煤产量越大,煤矿工人越买不起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