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边稻禾穗穗黄

文章首发于《福建日报副刊》

老家有片300多亩的梯田,小时候常在这里劳作,工作后就鲜少到此地了。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珠联璧合”,假期长,天公也晴美,出游的欲念飙升。国庆次日上午,我便到此地走走。

这片梯田离老宅较远,而且还要爬过一段500多米的长坡,这段距离起码将海拔抬升了100多米,其中有一段坡就骑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上,下坡时特别惊险,人和车就像是从一块断崖上坠下来似的。因而我对这段长坡记忆特别深刻,尤其在耕作稻田的那些年,它带来的痛苦与欢乐,刻骨铭心,终身难忘。那时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手板车,上坡时,手板车里往往堆满了种稻的肥料,父亲、叔叔或者哥哥负责拉,我在后面推。到坡底就是痛苦开始的时候。爬坡时,他们两只手紧紧地箍住手柄,头朝前倾,腰向下躬,上半身与地面呈平行状态,仿佛顷刻间返回原始人的爬行时代,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我即便是推车亦须如此状态。彼此都憋着一股劲,不说话,只呼哧呼哧地大声喘气。

老话说“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在此情景中,真是难以做到抬头看路,故而老话强调拉车时不可顾此失彼,以防生发意外。我们一口气拉到坡顶,都没休息。途中是不敢停下来歇息,怕泄了气。爬到坡顶了,是得继续赶时间。下坡时拉车需要技巧,坑坑洼洼的土路面,控制不好速度和平衡,就会翻车。我一般就站在车尾巴,利用体重增加摩擦力,达到减速的目的,因而非常轻松,有种被带“飞”的感觉,这种刺激就转成了快乐。

现在铺成了水泥路,最陡那段也削得更缓,汽车可直达田边,因而不用耗费力气。梯田三面临山,一面山为主峰,它像一位静坐的巨人,昂首望向远方,另外两面侧峰,仿佛是巨人的一双巨手,缓缓地从两旁伸出摊开。曾经两面侧峰种着茶叶和油茶,现在都是绿油油的森林了。一块块梯田就散布在巨人的双乳之下、肚皮之上,层层峦峦的样子,仿若是巨人肚皮的上褶皱。让人生怕这个“巨人”突然一鼓肚皮,“嘭”地将这些梯田弹飞出去了。

地势平缓的大的田块上安着大棚,陌生的脚步惊动警觉的看家狗,里头便传来狗吠的声音,就是没看到人,我也不敢靠近探望究竟。山边梯田的不仅田块小,地势也陡,不宜搭棚改造,因而还是传统地种上了水稻。

这些水稻已经金黄了。这种经过季节洗礼的金黄,仿佛就是阳光复制粘贴上去的色彩,纯粹又自然,让人不知道要用什么语言来描述,看那一粒粒稻谷构成一穗穗,一穗穗组成一块块,一块块连成一片片,犹如金黄画作从一点点,到一条条,又到一块块,再到一整片,然后漫到山边,与翠绿连在一起,每种状态的给人感观都不同,感到惊艳而不流俗,浓郁而不油腻,整齐而不呆板。

不见耕作的农人,这金黄的水稻就像春天大地上冒出的春笋般--到秋天大地换了个礼物悄悄献给人们。

左侧山边的一片田原是我们家的,这是第一次分田到户我们家的主要责任田,随着人口变化作调整,这片田早已易人。在我们家时,父亲十分珍视它们,精耕细作。人勤地不懒,每年这片土地上都收获满满,从此不仅全家吃饱不愁,还有余粮可售。

每年暑假,父亲就带着我们在这里劳作。这是个既收又种的季节,早稻7月成熟收割后,随即得种上晚稻,到8月种就来不及了,因而时间十分紧迫,每天天蒙蒙亮就得出工,暮色四合了才收工,午餐就算是午间休息了,也就是迅速扒拉几口的片刻时间。午饭是母亲送的,这时的日头为一日最烈,徒手出门走两步都难以承受烈日的炙烤,她的肩头还压着重担,爬坡越岭,其中艰辛滋味可想而知。农家真是无闲日,也无闲人啊!

在当年劳作时,我并无心欣赏这金黄的美色,只念想着快些完工、快些完工,烈日的炙烤、蚊虫的叮咬、饥肠的空乏、精疲力竭的无望无助,其中一件黏在身上就足以令人崩溃,何况它们交织在一起朝一个人扑来呢?可是,我们不仅没有崩溃,反而更加坚强。后来明白,其实这些痛苦就像是筑墙时的夯锤,一次次地击来,但经受了千百次夯锤的墙体,便坚不可摧。山边这片田,既养育了我的体魄,也培育了我的精神,让我无限感恩。

狗吠声止,田野寂静,山边稻禾金黄的稻穗静默低垂,如同我们静美的日子,丰盈而安宁,特别的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稻之美·黄镇坤· 水稻的一生从哪儿开始呢?从种子?浸种?播种或插秧? 我出生于农村又做过农民,说实在话,我更愿意...
    sea20192019阅读 4,243评论 0 1
  • 辽西往事 乡愁是遥远的、乡愁是凄美的、乡愁是温暖的! 回味辽西故乡那些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民俗和童趣! 土 房 “...
    往日帅哥阅读 864评论 0 2
  • 2月1日:兰州多云转阴,空气良。凌晨还在被窝里的时候隐约感觉天气晴好,起身掀开窗帘一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已经开...
    宗林的李阅读 3,856评论 0 8
  • 南峪盛产盆景。除了几家养植大户,其余人家都喜欢养些花。养的品种很多,以松树梅花为主。因此,南峪的春天较别处来得早,...
    骏马悲嘶阅读 4,594评论 6 19
  • 一九九八年的冬天是个很平凡的冬,唯一的例外便是那个冬天的雪挺大,鹅毛大雪挥洒了好些日子依旧欲罢不能,翻翻日...
    青沐没有鱼阅读 4,44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