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学生想进步,你挡也挡不住,学生不想进步,你拖也拖不动。
今日批阅学生日记,当我看到满满一页的“上课不说话”时,我惊叹许久,这是干什么呢?我定眼细看看,一行文字跃入我的眼帘:“因今晚晚自习说话,写‘上课不说话’一百遍以示警戒。”细看书写,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足见他对自己违反课堂纪律一事的重视,平平常常的五个字道出了他纠错决心之强烈,让我顿生佩服之情。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故事,越入我的脑海!
这名学生叫端木xx,在过去一年多的初中生活中,他涉足吸烟、跳墙、上网等大事,小事就更不用说了,曾经的他是一个让我头痛的问题学生。
记得有一次他的父亲知道了他跳墙上网的事后来到学校,暴跳如雷,拳交想加,并严厉地警告他:“再有上网情况,决不轻饶。”目睹了此等暴躁的父亲形象,再看着他面对父亲那双胆怯的眼睛,我看到了了他在家犯错时的“优待”,身为母亲的我心里一软,对他的教育我决不能再用这样的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努力从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句话从我心头流过,“对,就这样做”。
从哪儿开始呢?我开始细细地观察着他的日常。写字?帮助同学……我尝试寻找他身上的优点,好长一段时间,我才发现了一点眉目。初二的男生声音已经开始变化了,他的声音哑哑的、略带磁性,还算是一个不错的音质,我决定从这点入手。一天上课的时候我看是一段比较简单的文字,就让他来读,声音不是很高,那哑哑的、略带磁的声音已经很好了,我就及时的鼓励他说:“听听,他读的声音多美,这是他独有的一种音质,很好!”学生们充满善意的笑声使他的脸红了一下。接下来的日子了,只要是需要读的课,我就捡最容易的让他读,及时的表扬他。也许是他一次次尝到成功的喜悦,慢慢的我开始发现他写日记的字体也开始工整起来,我就在课堂上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再次表扬他的字体,他的日记字体也越来越工整。虽然到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语文成绩依然在班内的后几位,但没听学生反应他给班级找过大麻烦,这已是万幸!
新的学期开学了,排座位时一名成绩优异学生的可以帮扶一名学生,他被我班的第二名给带到了第二组,他的学习劲头更大了,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不在日记中对他的变化刮目相看的,有的学生还流露出担心他会在学习上超越自己的心声。这是我发现的又一个好事,已经有学生把他当作了自己学习上的对手。我就把这一信息立马传递给他,给他打气,让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克服自己的不足,他听后深深的点了点头。
课堂上下我继续关注着他,只要是有利于他发展的机会,我都会努力为他争取。学校招聘广播员,我第一个想到的又是他。我不仅建议班里同学撺掇他试试,还建议他毛遂自荐,他不敢。我就鼓励他说:“在我们学校像你这样音质的播音员很少见,一定要把握这次展现自己优势的机会……”在我的不断鼓励之下,他打起勇气走进了广播室的选拔大厅,庆幸的是他这次真的被录用了。
成为广播员的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以前的那个成天闯祸的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个自信、倔强、充满阳光的一个青春男孩!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假如把它比做一场战争,那它一定是一场敌我双方的持久战,敌与我在不断的交锋中争取着主导地位,但我相信我们毕竟是持有正义的一方,久必胜亦!或许我这个比喻不够恰当,但我就是想表达我的心思,我通过努力又争取了一位走上“正路”的人。端木**的成长让我想起了昨天听“新教育实验区会议”听到这样一句话“教育生活是一场欢呼者人的成长的生活。”我现在面对这帮子所谓的普通班的学生,仰望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大的教育使命,我能做的仅此而已,虽不能使他们成为国家之栋梁,但尽力而为使他们成人,成为一块铺路石也好。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 ,千年以后繁华落幕 ,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守候……”我敢做守护学生成长的“雨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