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成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必修课
越来越多和传统不一样的新教育出现了,相比来说,幼儿和大学阶段的新教育形式是最多的!这篇文章中的大学,先不说没有教室,把课堂放在社会里,单单是它对学生四年的规划,就觉得超级棒!思维方式比具体知识更重要~~而且还129种,厉害了~~
分享一篇关于家庭财务的文章 我觉得里面有些建议还是蛮中肯的~
【今日分享】
云舒:之前还看到一个说法,夸孩子“努力”比夸孩子“成绩好”更有助于他们遇到不擅长的事情依然不气馁。
云舒:喜欢最后一段。生孩子已经够难了,但这还只是一切的开始 | KY观影:《产科医鸿鸟》
大安:最近有在听KY主创主讲的童年心理创伤疗复课程,原生家庭这个词一直很流行,而我也一直对一个人是如何长成现在这样子的过程很好奇。里面讲到一个点非常有印象,就是婴儿虽然不记事,但那个时期所遇见的感觉会遗留在心里,直到长大。比如,如果哺乳期无法得到需求满足,照顾人没有给予婴儿足够关怀,那这种被忽略感可能会对孩子之后的性格有影响。而之前又看了温尼考特的《游戏与现实》,其中关于婴儿心理有一段描述特别有意思,当婴儿发现自己需要什么就能被及时满足时,他觉得母亲就是自己,母亲是他开始认识自己的媒介,而当母亲开始不那么一一满足时,他开始发现世界和自己是有差别的,当母亲不在时,母亲早期给他的安全感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来面对这个世界。里面提到好多小孩会有心爱的玩具,可能久不离身,这个玩具其实是母亲的过度品,一种外化的心理安慰,而不是小孩子贪玩这个东西~我看的时候,不是说想知道如何应对小孩,过程中其实一直在回望自己过去,看自己是如何长成这个样子的。我有时发现,之所以对教育感兴趣,不是为了后代什么的,而是在里面换个视角看自己,自己是否有想象中教育的那个样子,这个过程比学会很多教育应用方法更有趣。所以,我开始不觉得说,教育是大人关注的东西,是为人父母后关注的东西,我反而觉得有独立思想的未成年人更应该关注教育,它不是教别人的技术,而是自我成长的艺术。
大安:分享的这篇不是说英语学习什么的,而是第一篇蟑螂理论给我的惊艳。第一层惊艳是,一个餐馆里的一次小混乱,看上去如此平凡无奇,但作者却从中看出门道,这样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对他来说,生活本身真的就是一本书了!第二层惊艳,便是他所悟的门道,文中一只蟑螂引起了混乱,引起女士尖叫,但其实引起混乱的并不是蟑螂,而是女士们无法直面蟑螂的心理能力引起了混乱,同理,他忽然想到,平时回家堵在路上的烦躁其实不是堵车这个事实引起的,而是内心无法处理堵车这件事的心理状态所引起的。为什么特别喜欢这篇文章,因为我发现自己也犯了这样心理归因的错误。我担心重新对家庭生活的回归,会打乱我现在对自己时间的自主安排,会侵蚀一部分我的自我空间,但其实这并不是家庭不家庭的问题,就算没有家庭,其实这层担忧和焦虑一直会存在。家庭不是我焦虑的根源,而是我内心还无法强大到和焦虑共处,和不停变化的外界共处的程度,这点发现,应该是我17年底挺大的一个收获~ 分享给大家,共勉之~
假如生活欺负了你,像个智者那样去回应 respond not react
大安:U型理论是我去年接触比较多的内容,我个人会对不同的理论比较感兴趣,感觉给了我另一个发现世界的渠道~~ 刚好录了一段小分享,大家有了解兴趣的话可以听听看
大安:之前还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尤其是每天吐的时候 第一个想法是 当妈真不容易 怀个孩子真不容易 生下孩子真是伟大;后来 想了想 不对,选择怀孕是我自己的做出的主动选择,这个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其实也是我自己选择的,这不是伟大,而是自我选择的承担,另外,既然上天赋予了女性生育能力,那必然会赋予她能承受这些痛苦的能力,我没必要因为怀孕的难受而自怜自艾,觉得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似的…当时 听到虎妈里一句话 立马哭了 说,孩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TA们只是借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TA是对生命的渴望… 我只是帮助TA实现生命渴望的过程…
薇艳: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