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我只是在这几年才开始看科普读物的,而且作为一名科学小白,得承认,很多与科技有关的知识,都处在不知或者一知半解的状态。看不懂或者过于枯燥一直是我拒绝看科普读物的原因,而新井纪子写的《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让我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确切地说,我看懂了,不由得有些暗自窃喜,这在我而言也是少有的经历,其实科普的真正目的不正是讲科学知识,用浅显的方式表述出来,让人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吗?在这一点上,新井纪子的这本书做得非常到位。
这本书在2020年9月才第1版发行,甫一问世,销量就超过了三十万册,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成绩,被誉为震撼日本的现象级读物,为什么会有这样骄人的成绩的,我想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 介绍的是现今最新的科技知识:人工智能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在现阶段是一个耳熟能详细的话题,在很多新闻里都谈到了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就这一点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确切地说,人工智能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出于这个原因,中青年人群对希望对这个领域有更多深入的了解,而这本书的出现恰巧符合的我们的需求。
二、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实际意思。
确切地说,也正是从这本书里,我这个科学小白才真的了解到什么叫奇点,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现阶段我们拥有的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真正的与人类相等同水的人工智能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而很多领域看似神奇的人工智能,一旦拆解看就可以发现还是技术的升级,离真正的奇点时刻的到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 以东大机器人挑战东京大学入学考试为例,使我们对人工智能有了由表及里的认识
作者新井纪子是一位很严谨的数学家,而且本着科学求真的态度,并不讳言东大机器人在挑战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这个问题上的失败,在详细描述东大机器人挑战东京大学入学考试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深入的了解到人工智能工作的原理以及存在的短板。从而使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在人工智能的时代,可能很多人在原有的工作中失去竞争力,但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存在的短板,我们可以扬长避短,争取在未来,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是的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企业无限的追求,怎么节约成本怎么来,是企业的自主权利,谁也不能剥夺,那么,最残酷的事情是我们不但要面对人类之间的竞争,还要面对与人工智能的竞争,这就是作者提到的最糟糕的情景。
四、人工智能拥有的可能和局限性,给人类带来的一线光明
作者在这本书里指出,人工智能无法自动创造出新事物,而只能降低成本。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正是人类不同与人工智能的最大之处,在这种情景下,人类该如何去适应和应对呢?
新井纪子认为,人类必须胜任人工智能无法胜任的工作,同时提出人工智能的两个短板,一是无法做出推理,二是做不了理解性的事物。
并且举例说明,比如SIRI,面对哪里有最难吃的意大利餐厅和最好吃的意大利餐厅,得到的是相同的答案。
但是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井纪子用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这件事情的难点。
五、我的思考
这不仅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其实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对分数的无限追求,正是阻碍人们去提高理解力的原因。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提高做题速度等训练数据上,反而对在学习中真正起指导性作用的理解力舍本逐末了,说实话,读到这里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新井纪子指出的弊端也正是我个人对于孩子的担忧之处,大量的补习让孩子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在目前看,为了应付高考只能将错就错地补习下去,可实际上到了大学,仍然听不懂功课该怎么办呢?
大学里的教授是没空给孩子开补习班的,自主学习才是王道,问题在于,现阶段对于课本仍然有看不懂的现象,谈何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能搞懂所学的知识吧。
一直以来,我想弄清楚的是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本书里得到了答案,那就是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而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如何提升的呢?作者认为,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不是在于多读,而是在于精读和深读。
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给孩子很多的时间去反复阅读,而是以短平快的方式、以拿来主义的方式,以填鸭式的方式迅速地让孩子把知识转化为考试的技能了。
我曾经和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交流过,他指着一道题告诉我,他知道怎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大约就是教育的失败之处了,这样的教育能和东大机器人在同一起跑线上PK吗?书中说,东大机器人最终不可能考上东京大学的,可东大机器人在资本的市场上完全秒杀我们在书本中所获得的技能,真的,也许是时候让人工智能来提醒我们在教育上存在的误区和短板了。
我由衷地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学到了不光是技能,而是真正的知识,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才是成功的教育吧。如果说《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对现实教育有什么指导意义,大约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