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经过长年的心理教学研究,得出"认知"是有不同层级的。比如对于一个问题:你是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8D这个质量工具?如果掌握了布卢姆的6个认知层级,那么我们能更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8D是仅仅有所记忆?还是说能够理解?或者已经能够应用?或者更进一步能够对8D这个工具进行解构分析?进而对其进行评估(比如基于和其他工具的对比)?甚至对其进行再创造?我们看看布卢姆的6个认知层级 (recognitive level)。
认知六大层级:一、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二、理解,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三、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四、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五、评价,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六、创造,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认知6大层次也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一部分,教育目标可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active domain),以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1、接受;2、反映;3、形成价值观念;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5、价值体系个性化。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布鲁姆在创立教育目标时仅意识到动作技能领域的存在,未制定出具体目标层次。1972年Simpson EJ提出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7个层次:1、知觉;2、定势;3、指导下的反映;4、机械动作;5、复杂的外显反映;6、适应;7、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