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一那天我回老家了。你知道我回来干什么吗?对了,我回来是帮我奶奶做馒头的。
我洗完脸,刷完牙,穿好衣服,准备就绪,这才坐上车去我奶奶家。
因为我是中午到奶奶家,所以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做馒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帮奶奶做馒头,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做馒头,我就问奶奶:“馒头怎么做啊?”,“我们要从哪做起啊?”,“做馒头难不难啊?”……一大堆的问题从我的小脑袋里冒出来。奶奶却不紧不慢的帮我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出来:“馒头要先发面,面开了再揉面,把一块大面分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最后再蒸出来,香喷喷的馒头就新鲜出炉了”,“我们要从发面开始做起”,“做馒头一点也不难,很简单”……等奶奶把我提的这些问题达完的时候,我感觉天都快黑了,不过这只是我的感觉而已。
等了几个小时,奶奶就已经把面发好了,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做馒头了。
尽管我去年也帮奶奶做馒头了,可是毕竟是去年了,仿佛也过去很多时间了,所以我做馒头也不是那么熟练。虽然我有点笨手笨脚的,但是奶奶还是一如既往的夸奖我:“子杨长大了,能帮奶奶干活了”,“做的真好,比我做的快多了”,“真是我的小帮手”……听到奶奶这些话我的心情不是得意洋洋,而是感到一阵阵心酸。我从心底里明白:不是我做的快,是奶奶在夸奖我,并且是奶奶正在慢慢变老。我把一个个的丑面团变成一个个精致而又看起来美味的馒头,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好看,但是这不但是一锅馒头,还是包含了我和奶奶用汗水做出来的食良,还有每个馒头里面还有一个成份——感情。
馒头做好后就是等待入锅慢慢蒸啦,经过耐心等待,馒头终于出锅啦,馒头的体积比原来大了好几倍。看着自己精心做的劳动成果,我心里美滋滋的,我赶紧拿起一个自己做的馒头津津有味的吃起来,又松又软,香甜可口,真好吃啊。
这次做馒头让我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也是我寒假生活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