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唐朝诗人刘方平的诗作《春怨》,今日我们来一起解读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就是描绘了一个空虚寂寥的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孤独和落寞。
诗人通过描写纱窗日落、金屋无人、寂寞空庭、梨花满地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凄凉、孤独的氛围。
同时,诗人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她的孤独、哀愁和无奈。
在诗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奢华,但是她却感到孤独和落寞,这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缺少了那份真正的爱和关心。
这样的情感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但是这种情感并不等同于寂寞。
真正的寂寞,是即使身处人群之中,却仍然感到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读完这首诗,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呢?如果你有,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展出时间:
2024年1月18日
展出内容:
刘方平(唐)《春怨》
诗词原文: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展出作品:
郝乙
李少波
刘国华
姚淑芳
赵忠胜
李少波
刘国华
姚淑芳
郝乙
诗词释文:
纱窗之外,夕阳西下,黄昏渐渐来临。华丽宫室,一人独处,只见她满面挂着泪痕。寂寞幽深,庭院春天将尽,梨花满地,院门紧闭。
诗词作者: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一作夜月)》 、《春怨》 、《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书法作品作者介绍: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14岁始学篆刻、书法,18岁师承河北书法名家牛逍先生,现为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姚淑芳(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欢迎更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