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心得】
视其所以,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相同。若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应先看他的为人处世的行为表现,他做事的方法是否得当,做事是周而不比,还是比而不周,做事有没有原则和底线,这是对人品行的初步判断。
观其所由,观察一个人,他做事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使命感和,和美好的理想驱动着他。对于于行善的人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升职加薪,制造政绩,还是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更安定。
察其所安,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志趣所在。若是以行善助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会真心喜欢行善,就是真君子。但若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形势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行善,也非志趣所在,也不会乐于长期做下去,这种人便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识人法,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他们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
比如说,一个女人,如果被一个男人特别关心照顾,无微不至,而忽视了他对别人的态度,对父母的态度,就会被表面现象所欺骗。如果他学习了孔子的智慧,从这三个方面去判断这一个人的心性,就不会轻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