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的活动案例:支付宝 新年集五福打年兽活动
> 明确目的:用户促活、留存
> 拆解活动:
1、活动背景:
为了挖掘用户消费潜能,2016年起支付宝在春节期间推出“集五福”活动,意在跟随双十一的成功先例,打造又一个品牌记忆点,也缓解了春节这个特殊时间点,降低微信红包对支付宝的冲击。
2、活动类型:收集类活动
3、面向人群:热爱团圆分享的平台用户
4、活动流程:
(1)、活动流程图:
(2)、描述活动流程:
①由支付宝首页,“集福卡”入口进入
②抽福卡渠道包括AR扫任意福字和创作“我的福字”,其中AR扫福每日上限为10-40次随机,“领取我的福卡”为每日两次(识别用户自己的福字得福卡)
③得福卡渠道另有蚂蚁森林和芭芭农场,分别通过收集能量和施肥获得,于2.4和2.7逐一开启
④隐藏抽卡渠道:扫薇娅得万能福、余额宝转入提升敬业福掉落几率、扫专属福字得沾沾卡、搜索活动合作方抽福卡
5、Fogg模型分析:
• B:扫福字抽福卡,集齐五福打年兽
• M:临近春节,需要节日氛围,且带有娱乐性质的红包激励,投入的时间成本低
• A:是否为产品用户,是否具有空余时间等
• T:话题度高,门槛低,集齐领红包(从众心理)
• 结论:
①用红包激励来刺激用户日活,同时打年兽活动的更新让内容更有吸引力,隐藏抽卡机制在第三方社交平台上引起攻略话题的讨论,无形之中为产品引流。
②利用从众心理实现用户留存——符合特殊时间场景(传统春节)、时间成本低、活动内容架构丰富(联动蚂蚁森林、芭芭农场)
6、开发成本:
开发集福卡板块,用户直达四种抽福卡方式,集齐可参与打年兽游戏,用户参与感强
7、获客成本:
根据往年的数据,去年由于疫情影响参与人数有所减少,而今年活动在各社交平台上的讨论度与往年持平,因此今年参加人数应略高于2019年,在平分金额依然是5亿的情况下,人均金额应为1.4元左右,即获客成本为1.4元/人。
8、回本周期:
投入成本=开发+获客,回本主要合作方广告收入,其次以福卡开奖优惠券拉动平台消费,活动时间至2月11日,活动时长为10天,因此回本周期为活动期间之内,即10天(粗略估计)
9、风险评估:
①营销风险:即使有红包激励,也不能保证用户集齐五福,而且有首日集齐五福后续不再访问的情况,所以促活手段很重要
②用户数量:用活动板块分段延时开放维持日活(蚂蚁森林2.4,农场2.7)
10、影响范围:
所有支付宝平台用户,以及由其它社交平台的攻略帖吸引来的新用户。
11、最终的效果:
知乎集五福攻略——平台引流;话题度高,从众心理——拉新;集齐五福瓜分现红包——促活;隐藏抽卡机制,增强用户好奇心——促活;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留存;
12、可延伸的方向:
后续节日活动:元宵节、植树节、愚人节、儿童节、端午节、七夕节等
> 重新组装:复刻福卡活动→植树节
1、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认领一棵小树苗——植树公益项目
2、汇总可以使用的资源:
利用平台已有的蚂蚁森林这一产品,通过能量兑换的方式,在活动期间解锁树苗所在场景地图,完成碎片拼图后可领取一株限定树苗,同时发放树苗证书,用户随时可以查看树苗生长情况。
3、复制到当下的场景:
①拉新:利用节日属性和公益属性进行宣传,提高活动传播度
②促活:每日完成能量任务,发放碎片,12天点亮地图即可认领一株独一无二的小树苗,同时蚂蚁森林可获得限定装扮和道具
③留存:获得的限定道具有使用时间,逾期作废,使用期间加速能量收取,加固能量保护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