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

电影《那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了一位活了14000多年的男人的故事。电影里面的“那个男人”,名叫约翰,35岁,哈佛教授。自称耶稣,因担心被人认出自己不老,每隔若干年,就要搬家一次。因过于长寿,还参与了人类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是个神一般的存在。

人类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这样一位见证了人类历史的人,当他说出:“You can’t go home again,because it isn’t there anymore.”(你不能回家,因为它已不存在),就显得非常有说服力。

我生在信丰,长在信丰,是个地道的信丰人。然而,此刻环视四周,除了天还是这片天,地也还是这片地,显然,当下的信丰,却早已不是我少时的故乡。

玉带桥,内面居然修旧如新

虽然未能长寿如电影中的约翰,但作为一个信丰土著,我也算是见过了信丰沧海桑田的变化。其实,相比于信丰的90后们,我这个老80后,常常私心里是庆幸的,只因虚长了他们一轮,我便得以多见识到信丰的一个时代——按我粗略的划分,信丰的巨变,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烫皮?粑粑干?


第一个时期,我把它叫做古典时期,时间自然只能是我出生前,80前,想象的场景,大概如同六七十年代的黑白老电影,老百姓永远一脸的灿烂淳朴——这是我所未能亲见而只能通过电影、连环画来想象的;第二个时期,就从我懂事有记忆起,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中吧,从街上贩夫踩着单车卖的保温箱里的冰棍,直到后来大街上贩卖的冰激凌“娃娃头”,那是我的近现代时期;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到现在和不远的未来——20世纪初,随着代表狭义“信丰城”的老城区拆迁后,第一个商品房大盘“世纪华城”的轰然矗立,信丰城仿佛从此一下迈进了现代,正式走向了新世纪……

黑白信丰:南门、上西门、下西门,以及许多未名之物

古典的信丰只能是黑白的。作为一个现代人,总不免会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怀念那样一个古典的时代。想象一切都是简单的,缓慢的。我出生时,已是近现代,触目所见皆是解放后“新时代”的人事物。于是所谓“怀念”,多半是凭空的、意淫的。只有那象征着“古典时期”的旧地名,仍旧未变。

南门?

南门,拆迁时的惨状。元宝形山墙,上有蝙蝠图案,求“福”之意。人们热爱拆除历史,然后绞尽脑汁打造毫无意蕴的人工景区


哪里是南门呢?中国之大,以“南门”命名的地方多如牛毛,只是后来你才知道,那应该是信丰老城墙的一个出入通道。实在没有办法想象,信丰,也曾经被城墙所环绕。你怎么可能知道呢?以信丰城之小,你也寻不着半块当初的墙砖,所谓“南门”,无迹可寻。

当人们说起“南门”,你只知道那是老“嘉定小学”所在地一带,你上小学时,那里卖着整个信丰城最正宗、最好吃的“春条”,外焦里嫩,皮薄馅大。老板(还是店伙计?)早上拆开褐色木门板,就着大油锅翻滚的油花,使着黑头长筷当街炸起春条来,一吃能吃出一手油,再馋出一条街的口水;当人们说起“上西门、下西门”,你大概只约略知道它们所处的方位,以及它们是多么抽象的名词……

蓝色故乡:古塔、冰棍、玻璃球、街机和空荡荡的大街

相比于90后,这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蓝色故乡。近现代的信丰,时髦的卡拉OK已经在街头悄悄流行,好比今天桃江河畔的广场舞大妈身边总有一堆热衷于古典卡拉OK的麦霸,不同的是,彼时的街头k歌由于还只能拿电视充当显示器,再摆上几张休闲椅,一切看起来要正式许多。

今天呢?

我们何时才能学会不再互相打扰?


推拉式音响+一个笔记本电脑+两支麦,基本上就全了。不知为何,我总疑心这就是当初在街头k着歌的人们又回来了。也许,连价钱都未曾变过,还是一元,还是那个配方,还是那个味道。昔日怀揣旧船票的人们,终究还是登上了新世纪这艘大船。

可是古塔还在那里。只不过早换上了一身新衣,不再屈就于一片四通八达的“棚户区”。脚下多了片空地,叫“圣塔广场”,塔自然也不再无名无姓(那时人们管它叫“塔治”——至于“zhi”是哪个zhi,完全一头雾水),而是重新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圣寺塔。

大圣寺塔的老照片极少,但也是古典时期网红打卡点


当这座塔还只是一座无名之塔时,它的顶端长着几棵歪歪斜斜的小树,黑鸦偶尔会在上面栖息。灰扑扑的,就像一堆泥戳在那里。

塔下,这座小城的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凡有泥土处,都有着一群玩玻璃球游戏的孩子(他们管这叫“打珠儿”)。电子游戏离他们还有段小小的距离,但很快就会让他们着迷,从电视游戏机再到街机游戏厅,五色声光的诱惑与刺激,常常让他们找不到上学和回家的路。就像今天的孩子沉迷于各种网游,不眠不休。游戏根植于人性,果然。

堪称幼稚版高尔夫的弹珠游戏

经典街机游戏“三国志”,在中国饱受长期污名的电子游戏,正慢慢得到平反


那时的信丰城多小啊,不过就是那么两三条不很长的街道而已。虽号称城镇,平时居然也没多少行人。我家住在步行街,人民路。那里几乎就是整个信丰的百货购物街了。两排铁皮棚,沿街道两侧一字排开,在这里,你能买到除了食物之外的各种物品。大到衣服鞋帽,小到针头线脑,无所不有。奇怪的是,印象中竟连乡镇圩日般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都未曾有过。

人民路的街道并不大,街坊邻居好比是乡村里一个屋场的村民。

那时的房子非但还没商品化,更特别的是,有些地方,竟然还保留着些许乡村居住的方式。临街一扇大木门,木门里面是好几户人家,大约都是沾亲带故,有一定宗族关系的邻居。瓦檐上立着小石狮子,屋中间有天井,雨季积水时可以放几只小纸船下去。

中国人素来有午休的习惯,近现代时期的信丰亦不例外。午饭过后,大人们要午休了。许是忘了中国的孩子不需要午休,索性也就将小孩束缚在家中一方草席上,不管他们如何翻来翻去,就是不放他们出去玩耍。于是无比羡慕家中有兄弟姐妹的小伙伴。

夏天,大中午的,街道空空荡荡,无比安静。

古典多与安静同


午休漫长得好似没有尽头,最后,只好睁着眼睛等那骑单车卖冰棍的小贩吆喝着经过,然后借着买冰棍的由头跟家长要几毛钱后,火速窜到街上,一边兴奋地与小伙伴汇合,一边咽着口水等着小贩拿开白色泡沫保温箱的盖子,再一层层掀开里面盖着的白毛巾,将一根根冒着白汽的冰棍,递到我们手中。

 

                       

                                    2018/11/27-28 深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3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08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1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07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2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1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1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9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2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6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7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06评论 2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