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染红千丛松林,春风吹绿万亩新茶。
村姑玉指飞舞,采下片片嫩叶;
后生巧手轻揉,制出道道灵芽。
山歌对唱,景色如画。
阳春雅韵,茶乡成佳。
——蒲江茶赋
初冬的川西平原,下午7点天色已大黑,冷月挂上枝头,雾气慢慢攀上树梢。“棬子人家”的老板迎了上来:“回成都的路知道吗?天黑路窄小心开车”。一句平常的话,在这个初冬的黄昏,驱散了浅浅聚集的薄雾。
01 说走就走
此次行程完全是“说走就走”的短途旅行,为了不辜负晴朗的天气,我们一行人等踏上了去蒲江的旅程。
初冬本不是出行的最好季节,但旅行讲究的是外景与心景的融合,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是出行的必备条件。川西的十一月份估计没有红叶可看,那就远离大城市,到大自然去洗肺吧。
02 撒欢茶乡
目的地:蒲江县成佳镇
成佳镇是成都市西南门户,距成都91公里。它位于成都、雅安两市交汇处,与石象湖、朝阳湖和蒙顶山只是一墙之隔。翻开地图,成佳镇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点,但这个小点却是进藏入川的咽喉要地。因为成佳镇露多、雾重、湿度大,加上森林比较茂盛,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所以被誉为“茶乡”。
即使到了初冬的季节,茶乡还是满眼的绿,虽然与春天的那种翠绿不同,但更显深沉与厚重,茶树们正在孕育着清明时节的那一抹翠绿。
每人租上一辆自行车,去茶园看看,出发!
这一片茶园名为“同心茶园”,据老乡介绍,面积还不小,有3000多亩。松木葱葱,茶林叠翠,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林交错相得益彰。没有了城市的喧嚣,这里只有朋友们的欢笑。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此番美景不能辜负。一路上,朋友们在典雅别致的同心亭合影留念,徜徉在茶园、松林和水流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边,悠然自得呼吸着新鲜空气。
如果你以为茶园只有绿色,那就错了。在大团的绿色包围之中,还点缀着耀眼的红色,那是火红的枫叶。
点上一杯今年的新茶,坐在小池塘边,品香茗,赏美景。波光粼粼的池塘倒影着天上的电线,摇晃着,像声音的波形线,有着波峰波谷。四周静谧,但我分明听到了音乐声。
整个成佳茶乡就是一个大景区,自然之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地诠释。
03 棬子人家
骑行累了,朋友们想找一个歇脚的地方。驻足眺望,在茶园深处,好像有一户人家。走到跟前,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弯弯曲曲,小径旁一汪浅浅的水沟,一座袖珍石桥连接到农户家门口。这家农户的门修得非常讲究,全是木质结构,深褐色的木漆仿佛照得出人影来。抬头一块大匾,上书“棬子人家”。
走进门,是一个门字型的两层建筑,也全部都是纯木质结构,显得古色古香。进门之后才发现这是一家客栈,客栈老板是当地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修建了这么一座复古的房子,全家人也都住在里面。老板是淳朴的川西农家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给我们讲起了这里的历史。
04 茶马古道
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起点。茶马古道的线路有两条,其中一条就是从四川蒙顶山地区开始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
在这条线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形成了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茶马文明古道。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
公元前53年,蜀农吴理真在蒙顶山首开人工植茶先河,由此而发展到全国和世界,吴理真因此被称为“茶祖”,世界茶文化也由此发源。
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是我国西部自古以来对外交往的商贸通道。它肇始于唐代茶马互市,但千百年来,其功能延伸已远远超出单纯贸易范围。古有茶马古道,今有现代茶文化。蒲江境内有唐宋时期商贾云集、贩运茶叶,至今仍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
古道穿行在密林深处,树林阴翳,满目苍翠。古道远在唐宋时期就是茶马互市的必经之地,清朝道光年维修古道刻碑记载:“蜀国多山与西秦毗连,栈道有连云之险,剑阁有参天之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为然。我蒲处川南一隅……邑南关外三十里许地名衬腰岩,旧有山溪古道上通名雅,下达新彭……”。
05 人生如茶
当我们从历史回到现实,天色已晚。然而我们流连忘返,纷纷表示下次一定再来时,老板迎了出来,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虽然在现代的商业社会我们对“无奸不商”已经习以为常,但川西人民的淳朴还在。正如蒲江茶赋里所说:“人生如茶,去邪而求其正,去浊而求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