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神经元

Hi,我是神经元

戴海军

我的名字叫神经元。

你知道细胞吗?对,人体的最小组成部分。我就是其中的一分子,也是其中最特殊的一种。

先说说我的样子吧!你可能没见过。因为要想看到我的真身,你得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数百万倍才行。我有一个大的肚子,那是我的细胞体。从我的身上长出的粗粗的像长臂一样的东西,那个叫轴突。轴突再往前伸,长出无数像树枝一样的分枝,科学家们把那叫做树突,这部分可以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神经纤维,最长的可以有一米多长,从脊髓一直延伸到脚底板呢!你要真说我的形状,这么说吧,有星形、锥体形、梨形和圆球形状等,直径在5-150微米之间。

你要问我的作用?那可不得了!在我那树突的末端可以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并把信号传给另一个神经元,因此那里是输入输出神经信号的末梢。所有的神经元构成了一张非常复杂的遍布人体全身每个角落的网络。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你不曾注意的那些末梢上吧!再放大一些,对!你就会有非常重要的发现,看到了吗?那些叫突触,也叫突触开关。每个神经元都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大量的突触连接。神经元的表面积有60%-80%被突触占领,这个大军的数量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大约有10的14次方~10的15次方个。突触传递信号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电突触,二是化学突触,前者允许电信号通过,后者则不让电信号通过,而是由信使分子(一种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这有点像现代半导体技术中的门与非一样,或者用二进制中1和0来表示,但是人的神经网络中传递信息要比这复杂得太多太多了。我敢说,现在的半导体技术中的CPU,将来一定会被类似神经传输的生物技术代替的。

这会儿,你可以开始你的信息高速公路了!一个信息坐在高速机车上,一路向前,这就是直达车,既方便又快捷;一个信息上车了,它被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发往不同的地点,最后在终点站汇总起来,据说这比最先进的量子传输技术还要快速,还要安全;另一个信息登车了,它像使用了超级漂移技术,从这个站点漂向另一个站点,再向下一个站点漂去,是不是很神奇?

好了,真的是扯远了!我再次提醒一下,我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神经元。我还有很多很多秘密等着人们来发现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