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玩钓小鱼的游戏,女儿钓上来一条,问我:“这个是什么,妈妈?”
我看了下磁铁钓竿下的小可爱,我笑着说:“这是海胆。”
“不是,妈妈。这是太阳!“
“是海胆。”我耐心的说。
“不是不是!是太阳!”她有点着急了。
“这个海胆确实和太阳很像,但是它是海胆。”我继续坚持。
“不,这不是海胆,是太阳!”她比我更要坚持。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的坚持错误了,倒不是说我认错了海胆,而是觉得我可能在这一刻抹杀了她的想象力。
这个海胆,如果不细看,或者它也没有被混迹于这一群小鱼中,我们也会觉得那是太阳——无数个儿童笔下的不规则太阳。
女儿刚刚两岁半,正是想象力无比丰富的年龄。我也许没有必要非得这样一味坚持。
于是,我妥协了。
“嗯,是的。这是一个可爱的太阳!”我摸摸她的头说。
游戏继续进行,我不再多想什么。
可是后来,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再想想这件事,不禁发出以下疑问,并且也作出了思考和回答。
疑问一:这种妥协是否确?是否真的保护了她的想象力?
解答:有一定的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保护她的想象力。同时因为她此时才两岁半,一味地争执也并不能让她认同那就是海胆,倒不如暂时同意她的看法。以免过度的争执损害孩子玩耍的乐趣和奇妙的想象力。不妨到第二天在是试着和她解释,看看效果如何。
疑问二:这种妥协保护了她的想象力,但是同时也是对她的错误的认同,这种认同合适吗?将来她长大后出现类似的情形当如何?
解答:这种妥协表面上暂时是保护的了她的想象力,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确实也认同了她的错误。从长久性看来,肯定是不对的。并且如果总是以为如此,定会让她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所以还是应当在以后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纠正她。在她大些的时候也可以就这这件事和她讨论下,看她是如何看待的。
疑问三:是否应当严肃的纠正她那就是海胆而不是太阳?
在当时,严肃的态度并不可取。如上面所说,破坏游戏趣味性、伤害孩子的想象力,而且极有可能引起她大哭不止。倘若她开始大哭大闹,自己在气急败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恐怕只会引来一场“恶战”。还是要择机而教。
疑问四:倘若保护她的想象力是正确的,那么这种保护可有年龄的界限?
解答:综上所述,这种保护一定是要有年龄限制的,只是具体年龄我还不能给出绝对肯定的答案。这个可以查阅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疑问五: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经常有类似的妥协?
解答: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多得简直不能再多。夫妻之间、朋友之间、领导和员工之间,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有一方做出妥协,不情愿却又不得不。
越长大,越复杂;越长大,越胆小。反倒不敢像孩童那样大喊一声:“这是太阳!”
是海胆还是太阳?真是一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想自己总结得还不够透彻,还须细细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