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是大学食堂窗口中午十二点,上过学的人都知道这个点儿人比较多。
下课之后快步走过去,希望可以避免拥挤,但是不要怀疑有人比你更快。人山人海让我有了一丝退却的想法,我不喜欢拥挤的人群,奈何饥肠辘辘的肚子不答应。
给钱,找钱,然后打菜,每天都经历的场景,习以为常。
但是今天似乎有一点不一样,拿到午餐,然后迫不及待的准备转身准备离开,转身的时候,打菜的阿姨叫住了我:“喂,同学,你给钱了吗?”
没来由的一阵厌恶,从来不都是先给钱,后打菜的吗?怀疑我没给钱是几个意思。从牙缝里蹦出一句:“早给了!”
“哦!那不好意思啊!”
大家在菜场,商店多多少少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被问到的时候,如果没给钱会报以歉意的微笑付账,如果给过钱了,除了老好人,其他人估计和我一样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你是在怀疑我,质疑我的人品。
一肚子怨气走在路上,转念一想,或许是我太偏激,想多了,阿姨并没有丝毫怀疑我吃霸王餐的意思,只不过是饭点儿人比较多,偶尔忘记收钱的情况也是有的。就是说话方式有些让人觉得不是很舒服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恶意。何况阿姨又不认识我,没必要故意针对我。所以再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起伏,简单的回以:“哦!刚才已经给了”。
其实这件事并没有让我放在心上,只是今天又遇到了一个类似的场景,让我回想起了这一幕。
这个窗口是两个阿姨,一个收钱,找钱,另一个帮我盛菜,同样的场景。阿姨在把午饭递给我的时候问了一句:“同学,找给你钱了吗?”
我知道阿姨的潜台词是:“同学,你给钱了吗?”因为在给钱的时候,她转身去盛饭了,并没有看到我给钱,也不知道我给的是零钱还是整钱,又何来找钱一说呢。
但是她没有问:“同学你给钱了吗?”而是说:“同学,找给你钱了吗?”
阿姨站在我的角度来发问,给我第一感觉是在为我着想,怕我有所损失。
其实如果在没找钱的情况下,我完全可以回来再要求找钱,我相信阿姨如果记得有这回事儿,是不会拒绝的。但是如果是没给钱,我走了,如果没有基本的自觉的话,这几块钱阿姨基本是要不回来了,我就是白占了几块钱便宜。
所以阿姨侧敲旁击的询问是否找给我钱了,实际上问的却是我到底给没给钱。相比上一种简单粗暴的问法,这个阿姨的话语带着带着暖暖的善意,或者说是对确实没有给钱的人一个毫无恶意的温馨提示一样。
相同的场景,相同的目的,站在另一个角度,换了一个问法,既保证了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PS:我点的八元四菜里有一道是香菜手撕鸡,对于国际反香菜联盟的爱鸡人士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侮辱啊有没有!
2016.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