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勋钦谈医疗投资?医疗无论是作为服务还是产品,都与其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完全不同,在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以及服务方的行为和利益来看,都有许多完全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征,因而针对医疗行业的投资,客户定位战略,产品和服务设计办法,都不能照搬其他行业,否则很容易落入陷阱。医疗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医疗板块的消费者需求无法被创造。以苹果为代表的消费品创造了一种文化和品牌精神,创造了用户的需求,以其独特的产品不断升级消费需求。但对于医疗板块的消费者来说,需求围绕着治病和健康服务,核心需求是改善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就是说,医疗板块的消费者的需求是当下的,迫切的,实际存在的,没有疾病的人和有疾病的人消费需求完全不一样,医疗需求无法通过品牌精神来创造。
这一特征体现在商业模式上,最典型的代表是个人医疗险的逆选择。治病是当下的需求,作为消费个体,防范的意识虽然可以被教育,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为当下的服务买单,因此最有迫切医疗需求的人才有动力购买个险。这一特征不适用于团险,因为团险的购买者(企业)不是消费者自己(员工),因此不存在个人这样的买即用的特征。
另一个体现医疗消费难以被创造的例子是医疗消费卡,也就是次数就诊卡。虽然在其他行业——如教育培训、健身,都有成功的卖消费次数卡的经验,但移植到医疗服务上却水土不服。从消费者的心态来看,无法预知一年会使用多少次就诊服务。而从个人的心态上来看,与健身和培训会尽量多的消费心态不同,没有人会期望自己去尽量多的就诊,尽管有一部分自知就诊较为频繁的患者(尤其是慢性病)可能会考虑购买次卡,但这一模式在医疗上无法复制培训和健身行业的量,因为大部分人不会为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甚至是他们不希望多发生的事情提前买单。
其次,产品的使用者和提供服务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在其他产业如在电子消费品的更新换代上,产品方会通过尽可能透明地公布产品的最新性能,包括其与老产品的不同,在环保安全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产品相比的升级来教育用户,获得用户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刺激他们进行新产品的购买。再比如食品行业竞争极为激烈,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安全食a材、公布选材和生产的过程,绿色食品信息等手段,来增加自己的竞争门槛。这些产业在竞争中,或多或少的运用了信息公开的手段,哪怕是主动公开的信息,目的是为了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刺激他们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