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讨厌那些好学生的文章,非常讨厌,因为他们不说实话,写春天的时候他们说“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写夏天的时候他们说“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是的,这些好学生把语法中的最高级这样来来回回用了四遍,并且被老师给予高分,当做范文朗读,然后上了校报。没有嫉妒,他们这种丧失了诚信的荣誉只会让我感到恶心,我感觉这就像一个脚踩四条船的人渣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并冠以“真爱”之名,恶心。
我曾经连写一篇50个字的文章都成问题,那时我在学前班,我在老师眼里就是个渣,可某一天,犹如奇迹降临,我行云流水般的写了200+个字,文章的内容我至今还记得是周六去博物馆看恐龙科普展的日记,当时写完还故意不写上最后一个句号,当天作文评改的时候老师首先表扬了我,我当时那个高兴啊,觉得自己咸鱼翻身了,且慢,高潮永远在后面,紧接着老师就笑眯眯的对我说,
“XX,请你背诵一下你的这篇日记好不好啊?”
我茫然,背诵?我怔了一下,老老实实的说
“老师,我背不出来”
知道什么叫风云突变吗?老师的笑脸瞬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轻蔑,
“背不出来?背不出来就是抄的!”
我想辩解,可那眼神死死的盯着我,我不敢辩解,我只有呆呆的站着,看着她。
走 上 讲 台,大声的对着全班说,
“我就知道他写不了这么好!”
我一直看着她,我希望她能给我一个公道,我看着,看着她把我的本子一下子扔到教室后面,本子撞到墙壁,啪的一声,那一刻我笑了,没错,我TM居然笑了,笑的那么不合时宜,笑的那么委屈。
“XX,别给我嬉皮笑脸的,自己去捡回来重写!”
从教室的第三排走到教室的尽头,挺长的,挺伤心的。
“刘XX,来读一下你的日记”
他在兴高采烈的读着,声音很大,很刺耳,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同学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鸟语花香,太阳公公,春风和煦,阳光灿烂,这一天真的是太开心了!
“虚伪,虚伪,虚伪,虚伪,虚伪!”
那天我和老师一直耗到她下班,一个人在教室坐着,一个字也不写,最后还是爷爷来接的我回家。
让华而不实吃屎去吧!
初中,学校里有一本校刊《起航》,里面的内容只可以用枯燥无味来形容,当你打开那本书的目录所有内容就都八九不离十,修辞手法的百科全书,内容也几乎是千篇一律,难以出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令人耳目一新感觉的文章,我逐渐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老师的任务是教你修辞手法,那你写文章就必须多用修辞手法,除此之外,都是不必要的”。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我很喜欢《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一段话。
我要赚钱建一个自己的小木屋,余生就在那里度过.....
我要订个规矩
谁都不能在这做什么虚伪的事
谁要做谁就滚
对,我把这句话写在了自己文章的结尾处【题目叫我的理想】,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觉得自己的文章都升华了一个档次,在我做着文章会得到认可的美梦时,成绩发下来,作文60分满分,我45分,这就算了,还被老师批评用词不当。
我真觉得这个“滚”字用的很妙,只用一个字就把作者内心对于虚伪的厌恶表现的淋漓尽致,既表现出作者的愤怒,也带着一股饱经沧桑后的淡然与坚定,关键的是真实,很真实,很直接,很有力度,我认为要是改成走,太轻,太软,太不符合这本书的氛围,太不符合主角的性格。
新一期校刊发下来,又是修辞手法屠了版,我服气了,从此只要是班里批作文,我专挑作文分数中档同学的文章批,为啥?因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真话,也有的批啊,我还能感觉到这确确实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段鲜活的生活,而不是被优美的修辞手法堆砌起来的“好文章”。正如前些日子我读过一篇讲人生的文章,引经据典,流光溢彩,洋洋洒洒一千多字,我都不由得啧啧称奇,可我读完后反思,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想告诉人们什么?我学到了什么?等等。。。。我好像什么都没学到,我感觉3分钟被浪费了,我很讨厌华而不实。
我不否认确确实实有人的文章写的妙不可言,修辞手法用的恰到好处,思想亦入骨三分,可是,太少了。。一般人十二年的苦读,不管你文风多么任性,为人多么放荡不羁,考试成绩分分钟教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愿动笔了,因为思想埋没在那段“青春”里了,那是一段思想玩不过修辞手法的时光,整个风气都变了,我写下这些,只想说。
文字的力量,源于思想
海碗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