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孩子总缠着我让我给他讲故事,即使再累我也会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声音情节都尽量讲的生动有趣,几个故事讲下来也是口干舌燥。每天讲故事也是打仗一样,经常大宝拿这本,小宝拿那本。那就想个办法中和一下吧,昨天晚上我随手拿起一本婴儿画报,讲一句就让他们来演,真真是太好玩了,一个小故事或者儿歌都玩到停不下来,欢声笑语中既加深了印象和体验,同时也解放了自己,一举多得。
演大马趴笑到停不下来
哥哥演火帽子,妹妹演跳跳蛙。
《悯农》这首诗在轩两岁多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了,9月份幼儿园也是讲了这首诗,记得他当时晚上还给我讲这首诗的意思来着,虽然有点生硬,能讲下来也还不错。昨晚又让我给他拆古诗,我就拆了这首。《悯农》虽然读下来挺简单,他也几乎是毫不费力的,但是里面的生字他不认识几个。当我拆成一句一句的时候,他也是极为自信,小菜一碟。但当我拆成23词以后,顺序一打乱,他就懵了,好半天找不着头绪。在他极为沮丧的时候,我拿来了古诗75+80首,找到这首诗,他对照着拼完了这首诗。然后特别认真的指着这首诗里的每个字读了好几遍,还顺便让我给他读了译文。我在一旁窃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昨晚画的城堡,住着快乐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
画的鳄鱼,前天晚上和爷爷、爸爸一起看了动物世界的纪录片,里面讲了鳄鱼,他把他记得的都口头表述了一下,我只是一个记录者。(写的时候他还跟我说,妈妈你记旁边,不要写剪头噢。然后我就很乖的写到旁边了,写完他还跟我一起读了一遍,成就感爆棚。)
楼梯和滑梯。
还有一个比轻重的称。
一开始我俩一起做了一道数学题,忘记拍照了。大意画的歪歪兔比乖乖羊重,威威龙比歪歪兔重,问乖乖羊和威威龙谁重?我不知道如何给他讲这个就给他画了图,但是感觉方法还是不够形象。
然后画完他就给我讲如何比轻重。由于书上画的是跷跷板,往下掉离地近的自然就是重的。
然后我就质疑他,我说你这画的不对,人家沉往下掉的上面那个板也是往下倾斜的,你这都是平的,不能根据离地近或者绳子长来比轻重呀。他给我扔了一句:“哎呀,我这是弹簧的你不知道嘛。”我哑口无言,好吧,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