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我很喜欢斯佳丽的性格,虽然她读书不算多,但是继承了她爱尔兰父亲对于生活的热情与勇气,直率与天真,以及对于红土地的无穷无尽的爱。她母亲那套关于上流社会的淑女典范并没有抹杀掉她的天性,只是在必要时,这一套礼仪成为了她的保护色。
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确切的说,是明晰了一切,它将一切伪装剥离个干干净净。
天性到底是有多强大?我们无从得知。
朋友曾经向我抱怨说,他的母亲特别喜欢把家里的隐私向外人吐露,家里面的收入,买房子花了多少钱,他又跟媳妇打架了,天天熬到半夜玩游戏。总之,该说的不该说的,她统统都告诉了别人,朋友很是气恼,非常的埋怨母亲,他对我说:“我妈妈的嘴巴简直太坏了,压根存不住一点点的话。每一次我质问我妈的时候,我妈特别趾高气扬的说,我哪件事说的不是事实?我真是被她气死了。”
我望着朋友那张又气恼又委屈的脸,心里居然有一阵窃喜,小样,终于体现会到我曾经经历的痛苦了吧!
这个朋友,我曾送给他一个外号——移动型超级大喇叭,我每次有丁点的事情跟他分享,下次在另外一个朋友那,我准能听到这个事,即使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私事。我问他,你把我的事情告诉那谁谁了?他一准得撇嘴说,这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啊!
看到没,一样的做法(外在表现——传播私事),一样的逻辑概念(内在思维——我说的是事实,你没权力责怪我)。
你说的是事实没错,但不是就因为你说的是事实,你就有权力把别人的隐私到处宣传,这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
最终呢,我不再跟这个朋友分享,任何关于隐私方面的事情。他呢,也跟母亲采取了三缄其口的作法,什么都不再告诉母亲了。
从小的时候,我就生活在我妈骂我爸的语境中,我妈责怪我爸懒惰、不上进、不顾家、没责任感(这些都是事实),在那个时候,我就发誓,这一辈子绝对不会找我爸这样的男人,也绝不会用这样的话语去骂自己的爱人。
等我真正过上婚姻生活时,我才发现,我跟我妈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即使我老公跟我爸是天与地的差别。我跟我老公吵架的时候,我说出的话跟当年我妈责备我爸的话是一模一样,连腔调与语气都没有丝毫变化(比如经常引用的这句——嫁给你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这些责骂的语言经过我妈一遍又一遍的复述,早已经被我的大脑所吸收,隐藏在记忆深处,直到被相似的语境所唤醒,我立马调动它出来,用它来抵抗或者是对付面前的一切。
大脑很懒,跟人一样。
我们都被潜移默化或者说是习惯牵着鼻子走,甚至将各种习惯归结于本能。在我们最容易养成习惯的年纪中,我们大多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
我们是他们的镜子。如果不改变,他们就是我们的未来。
每当我看到父母们天天在玩麻将、玩游戏的同时,教导自己的小孩去看书、去学习,我就觉得好笑。小孩难道不会去想:如果学习真的那么有趣,大人为什么不去学习,而偏偏要去玩麻将和游戏呢?估计还是麻将与游戏更有意思吧,有机会一定要去玩一玩。
教育很简单。如果你真想改变,那么你就放下手中的麻将牌,鼠标,坐在书桌前,安安静静的捧起一本书,仔细阅读吧!相信这种效果比你声嘶力竭的呵斥你家宝贝去看书,来的有效果的多。
万幸的是,我妈虽没上过大学,但她骨子们深刻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她把送女儿去上大学当作了一生信仰。否则的话,我就应该坐在乡下的某座小院门口,破口大骂我那不上进的老公呢!
所以说,受过教育的好处是,我能够清醒的认知到,我从我妈那承接下来的坏习惯,然后下决心要努力克服它,并把这种发现写成一篇小文章,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来自父母身上的缺陷,并要学习在漫长的岁月中与之对抗,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样至少可以让自己的下一代少走一些弯路。
这是牵扯到三代人的事情,所以得慢慢来,不急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