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了,我和许多妈妈一样,陷入忙碌的“拼娘”循环中。
只要时间允许,放学接到孩子后,我们都要沿途走一走。儿子已经有了半大小子的身高,但八岁多的孩子,依然挂着呆萌童稚的笑容。从校门出来,见到我,扑过来,迅速把手塞进我掌心,两个人牵着手,聊着天,往家的方向走。
“妈妈,你今天累吗?”
“不累”
“你骗人……”
“妈妈,你今天是不是晒黑了?”
“嗯,妈妈总是忘记打遮阳伞。”
“妈妈,我们今天晚上吃什么饭呀?”
“你决定吧。”
“妈妈,你知道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多么奇葩的事情吗?”
“真的吗,那快说说吧。”
“妈妈,……”
就这么一路聊着,我异常珍视这段固定的亲子时光。这是我奔波一天中,最温情柔软的时刻,也是一个妈妈从清早到傍晚的忙碌,所获得的最高奖赏。
到了小区,进惯常采买的菜店,选几样家人爱吃的菜,和卖菜的大姐聊上几句。大姐是湖北人,小店干净整洁,菜总是被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小捆一小捆,脆生生的模样,看着只觉美好。买完菜,三毛五毛的零钱,大姐一般是不要的,一来二去之后,我会多给一块钱,僵持片刻,相视一笑后,大姐会欣然接受,但必定往我的袋子里塞一把小葱。客人多的时候,也帮忙装装袋。她会告诉我哪些菜是从海宝批发回来的,哪些是老乡从英下的大棚里清早现摘的。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话语,我感到一波一波的,隐隐的暖流在心里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人,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大姐眉眼弯弯的笑容,多像是入秋的土地,自然、淳厚。
上周六,孩子发了新书,从学校到孩子爸爸停车的地方,还有一点距离。路过朋友单位时,孩子被叫住。待回来时,书包里所有的书本,都被朋友用大订书机密密匝匝地装订了一圈。我只是在一次电话中偶尔提及男孩子不爱惜书,还没放假,书本就脱页了,家里和办公室的订书机都太小。我不曾想,被她深深地记住了。我不知道她在窗户边站了多久,才在浩浩荡荡的放学大军中,准确地叫住了这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我电话打过去道谢,她浅笑吟吟地怪我不该见外。
所以呀,我生命中的你们啊,多谢了,你们如此温暖,又如此耀眼,就这样点亮了我平淡岁月里的日、月、星、辰,让我觉得生活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