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冤家不聚头,生活中的冤家很多。这里我要说的是一对老冤家,我那已经七十古稀的父母亲!
周末了,不着急回家,所以总想顺便回老家住一晚,陪陪二老。母亲去城里弟弟家了,弟媳妇单位旅游,叫母亲去帮助烧两三天的饭。
晚上,在老家的饭桌上,父亲谈到了母亲,说她其实不愿意去烧饭,近来每天都在家里追剧,连家里的家务活都没空做。他还对桌上我邀请去玩的几个同事说,我老伴年轻时太辛苦了,现在要让她多歇歇。那个时候大集体,她个性强,每天要比别人多挣几十个工分。
父亲说母亲个性强,这一点都不假,但他能当着别人的面说着心疼老伴的话,这倒让我有些意外,要知道,老爷子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的人,从来对别人,尤其是对母亲,一辈子的指手画脚,一辈子的命令与吆喝。都七十岁的老人了,还经常像训斥小孩一样训斥母亲。他老人家身体很硬朗,中气也足,一旦喊起来有震耳欲聋的感觉,眼珠子瞪得跟铜铃一样大。有时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态度就不能好一点吗?他才收住。而母亲,已经习惯了,不言不语,不愠不恼,随他怎么大声呵斥,埋头做着自己的事。
可年轻时的母亲并不像现在一样忍气吞声。父亲暴躁的脾气,遇到性格倔强的母亲,俩人一言不合不是吵就是闹。有时不得不说他们的三个孩子,性格上些许怪癖,或多或少受这一对冤家的影响。以前也曾怪过他们,没有给我们三姊妹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但随着我们自己年龄的增长,看着已是满头银发但依然为子女忙碌操心的父母,再有多少怨责也都于心不忍了。
其实,谁没有个个性呢?谁天生又是完美无缺呢?谁又是谁的最佳选择呢?
他们出生的那个年代,家里又都是六七个孩子,贫穷逼着他们过早的成熟,逼着他们强悍。父亲说爷爷奶奶虽然生了他,就没有把他当个孩子养,不是没父母心,是他们也养不起。父亲七八岁就开始在外面挖野菜,踩莲藕,摸鱼捞虾,才没把自己饿死。只念过两年书的他后来也没少认字。后来他不仅做了村里的兽医(今年七十岁了还未退休,继续工作在第一岗位上)。又因为他能唱能跳,还拉一手的好二胡,所以还担任村里的大队辅导员。记得每到过年,大队里都要为老百姓们演一场精彩的文娱,父亲那时就是文娱的组织者之一,活跃分子之一。
这几年的秋冬季,母亲都要去城里做一点毛鞋的生意(俗称毛窝子)。因为鞋子自产自销,质量又好,所以生意特别好。尽管我们三姊妹坚决反对她风雨来雨里去做这点小生意,她还是在父亲的支持下,俩人一个送货,一个卖,每一批货母亲都要住城里好几天才卖完。她离家的每一个晚上不是听她叨唠父亲一个人在家不知道吃啥了,就是叫我们帮她打电话给父亲,跟父亲煲电话粥,或汇报生意成果,或提醒他在家吃什么,穿什么。若母亲没联系父亲,父亲就打来电话询问,关照我们要准时送饭给母亲,提醒母亲天气不好不要出去卖鞋,询问母亲的胃是否好了一点。有时货未卖完,母亲就会丢下生意,不顾一切的赶回家。
贫穷的日子他们挺过来了,最苦的日子他们坚持过来了,一辈子的吵吵闹闹与一辈子的艰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若说小吵小闹是他们生活的一剂调味品,那是最形容不过了。没有了他们彼此的吵闹,他们会觉得孤单,觉得力薄,觉得不习惯,觉得不适应。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许习惯的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一辈子的吵闹到了白发苍苍还能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不是冤家不聚头,这算不算最佳配合,最美的相遇呢?
吵吵闹闹了一辈子,也相依相伴了一辈子!日子还在继续,吵闹也会继续,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是他们如今生活最贴切的写照。愿天下所有经历了风雨人生的老人们相扶相伴,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