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
立春(别名:打春、立春节,英文名:Start of Spring)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节是春季的开始,意味着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日期是每年公历2月3或4或5日。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2021年立春的具体时间是2021年2月3日22点58分(农历2020年腊月廿二)。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现在民间也保留有迎春、春游、鞭春牛、咬春等方式来庆祝立春。
今天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借助于#变现学院 文案研究院案例研讨中给我提供的两个案例以及我找到的四个案例一起破局人生!
先说破局——
所谓“局”就是你与身边各种资源之间、各种资源相互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状态和关系。无论是整个人类发展史、还是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处在一个不断“做局”与不断“破局”的过程当中。当你面临家庭矛盾、事业瓶颈、激烈的竞争时,就是一个个困局,你需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破局而出。
“破局”,本质上就是通过调整资源的性质,变换你和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让自己在无路之处也能走得通。
只可惜做局是常有的,破局是不容易的。人生多舛,世事艰难,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到僵局和死局当中。在四面楚歌、举步维艰之时,如何调动、整合身边的各种资源来摆脱困境,需要极高的智慧。
学习案例:
案例一:破产起步到上亿——史玉柱翻身
当时史玉柱破产之后找朋友借了50W,,他要翻身准备做脑白J,大家都知道“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当时他拿着这个50W到了江阴,江阴是江苏最有Q的一个地方,因为江阴有华西村,他找了一个当地消费能力很强的地方,然后准备做保J品,这些产品做好了之后,如何卖出去呢?
他让所有的的销售给江阴所有的药店打电话说:“老板,有没有脑白金?”反复打,让这些老板觉得,大家不知道什么是脑白J,想卖了,每天几十人打电话,就这一句话,而且打完就挂掉,这是第一步,一般都没有。第二步是让老太太老大爷拿着脑白金的空盒,拿着去一家一家的问,反复的做了几个星期。接下来,他又干了一件大事,找了15个全国最牛的最顶级的写这种报道的记者,把他们邀请到了泰山之巅,然后每个人写了一篇文章,就是那种整版报道的文章,他从这15篇文章中挑了一篇,在江阴的报纸上面整版报道脑白J怎么样,然后采访了各种人,说有多么神奇,改善你失眠,改善你便秘……于是江阴这些老年人就疯狂的买脑白J,花了一年时间,他从江阴拿了200万,去了南京,然后从南京拿了2000万去了上海,翻身了!
分析:
他做到了做安全的产品、能钻研找需求、人员和影响力营销、从小城到大城,再到大城市。
做对了的事情有信心坚定,打造稀缺感、抓住好奇从众心理、定位准、见效快!
案例二:0元起步17年创7亿美元——希尔顿酒店创始人
康拉德·希尔顿20岁那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几乎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被迫离家出外闯荡。他饥肠辘辘时,发现一个红苹果,忍住没吃,做起出售接站牌等 ,积攒一年后,存折上有了5000美元的存款,买下了郊区一个小旅馆,稍有利润之后便大胆去与地产商老德米克谈合作,每次都用未来利益吸引到他愿意继续合作,甚至在他困难的时候,几乎盖不起大楼,仍然坚定地给到他信心,甚至后期的投资都是这位地产商,但是最终双方都赢了,希尔顿更是开启了自己的希尔顿旅馆帝国,在世界各国拥有数百家旅馆,资产总额达7亿多美元。
从仅有的一个苹果到拥有7亿多美元的资产,这笔巨额财富的积累,希尔顿仅用了17年时间。
(详细故事请看:附一)
分析:
希尔顿从未放弃梦想,而且坦诚,以小博大、利他共赢让对方也有信心一次又以一次没有办法拒绝,甚至完全参与其中,最终地产商收获了一个酒店,但希尔顿最终创造了希尔顿帝国。
案例三:穷小子逆袭亿万富翁——顺风创始人王卫
顺丰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天天为我们服务,我们却几乎不知道他的创始人是谁?
一个只有高中文化水平,从快递小哥的穷小小子逆袭成了上亿资产的亿万富翁,还在不断为快递提速。
(故事详情请看:附二)
分析:
生活中处处是商机,抓住了,大胆做,坚定地做,最终因为勤奋创造了自己的
案例四:同是天才人生却有天壤之别——梵高与毕加索
梵 高 : 一生穷困潦倒,只卖出一副画
毕加索:一生荣华富贵,每一副画都被抢购
懂营销的毕加索赢得了人生秘诀,毕加索做得好的地方有: 画精湛、会讲故事、 造势,制造需求、赋予画价值等。
那么请问,您现在哪一个阶段 ?
不管此刻你感觉自己人生发生了什么问题,要知道,总有一个地方隐藏着契机,总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即便很多时候看似困难重重,压力剧增,在充满阴影的地方也有助力你突破自我,重获力量的方法。理解,支持,宽容,沟通、还有臣服于道,都会为我们指引方向。
唯有行动,方能破局,我在变现学院等您来,创新思维,共创辉煌人生!
附一:希尔顿酒店创始人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希尔顿酒店
希尔顿饭店集团的创始人康拉德·希尔顿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20岁那年,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几乎一夜之间,他变得一贫如洗,被迫离家出外闯荡。那天,他饥肠辘辘地踌躇在达拉斯市街头,已经两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
突然,草丛中一个红苹果映入他的眼帘:“这也许是上帝送给我的早餐吧。”他的心一阵狂跳,双手颤抖着把苹果拾起来,正想大咬一口,可又不舍地把苹果放回了口袋中。“还是留到最关键的时候再吃吧。”他想。就这样,他揣着那个苹果,半躺在达拉斯市车站门口的一个石墩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看着身边的人来车往,心中充满无限遐想。
中午,他用那个苹果跟一个背着画板路过的小男孩儿换了1支彩笔和10张绘画用的硬纸板。不久,人们便看到一个满面阳光的年轻人在接站的人群中,兜售一种用纸板做的东西:“出售接站牌,一美元一个。”
那天晚上,他吃上了美味的汉堡包,并在车站附近找了一家廉价的旅馆洗了个热水澡,美美地睡了一觉。此时他口袋中有6美元。两个月后,他的接站牌由硬纸板变成了制作精美的迎宾牌,还雇了3个人给他打下手。
一年后,他的存折上有了5000美元的存款,可是他仍认为这样赚钱与他的理想差距太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整个达拉斯商业区仅有一个饭店。他想,如果在这黄金地段建一栋高标准高档次的大型旅馆,肯定很赚钱。
他选中了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于是去找这块地的地产商老德米克。精明的老德米克开出了30万美元的高价。他请来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设想的旅馆测算,结果是至少需要100万美元的资金。
他没有气馁,用手中的5000美元买了一个郊区小旅店。不久,他就有了5万美元盈利,然后请朋友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他理想中的旅馆。
他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购买那块土地的协议,土地的出让费为30万美元。眼看合同规定的付款日期就要到了,他却只带了少许美元找到老德米克:“我买你的那块土地,是想建造一座这个城市最气派的旅馆,而我的钱却只够建造一个一般的旅店。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你的地。”老德米克听了很恼火,不愿意再与他合作。他十分真诚地告诉老德米克:“如果租借你的土地,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的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你可以收回你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建造的旅馆。”
老德米克一听,心中暗喜: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还有可能获得在这块土地上新建造的豪华旅馆,何乐而不为?于是,这笔交易一锤定音。年轻人当即支付了第一年的3万美元租金。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他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银行贷款,希望你能给予支持。”老德米克很生气,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他拿着从老德米克那里获得的土地使用证书,顺利从银行贷到了30万美元,加上他原有的7万美元,就有了37万美元。这笔资金距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富翁,请求和他一起建造这个旅馆,这个富翁出资20万美元入股。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他的旅馆在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动工了,当工程建到一半时,他的57万美元已全部用完,他又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又找到老德米克,如实说明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旅馆继续完成,“旅馆一完工,你就可以完完全全拥有它,不过你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你10万美元租金。”
老德米克盘算着,旅馆建好后,自己不仅可以完全拥有它,而且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租金,于是心甘情愿地掏出巨额资金来继续建造旅馆,直至竣工。
1925年8月4日,旅馆建成了,它就是著名的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建造这个大饭店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名噪全球的世界旅馆之王康拉德·希尔顿。他创立的希尔顿旅馆帝国,在世界各国拥有数百家旅馆,资产总额达7亿多美元。
从仅有的一个苹果到拥有7亿多美元的资产,这笔巨额财富的积累,希尔顿仅用了17年时间。希尔顿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平静地说:“上帝从来都不会轻看卑微的人,他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希尔顿酒店介绍
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HI),为总部设于英国的希尔顿集团公司旗下分支,拥有除美国外全球范围内“希尔顿”商标的使用权。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经营管理着403间酒店,包括261间希尔顿酒店,142间面向中端市场的“斯堪的克”酒店,以及与总部设在北美的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合资经营的、分布在12个国家中的18间“康拉德”(亦称“港丽”)酒店。它与希尔顿酒店管理公司组合的全球营销联盟,令世界范围内双方旗下酒店总数超过了2700间,其中500多间酒店共同使用希尔顿的品牌。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在全球80个国家内有着逾71000名雇员。
附二:
附三:
梵高与毕加索,两人大名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历史地位和声誉也不相伯仲。然而,两人的人生际遇却天上地下。
梵高,毕生投入作画,一生却只卖出一幅画,得到400法郎,他的画在被发现之前像垃圾一样堆着,37岁郁郁不得志,并因此饱受精神疾病困扰,甚至亲手割下自己的耳朵。最终,因为一场意外枪击自己放弃治疗身亡。
毕加索与梵高则完全相反,他赚了非常多的钱,家财万贯一生辉煌之至,并且在其91岁的时候逝世。死后,毕加索留下了7万多幅画作、数幢豪宅和巨额现金。据测算,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之巨。在美术史上,生前就能拥有如此多的财产的画家,从古至今,仅此一人。
我们都知道毕加索是世界非常著名的画家。他25岁就通过卖画赚钱,不到30岁就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其实毕加索最厉害的本领并非只有画画,还有他的营销套路。现在被很多人效仿。
当年毕加索刚到法国的时候没有名气,他的画基本上是卖不出去的,一度生活不下去。于是他每隔一段时间便雇几个美女大学生到巴黎的几个大的画店去转悠,但是毕加索交代她们,一定要问老板,店里有毕加索的画吗或者巴黎哪里可以买到毕加索的画。就这样,大学生隔三差五的去画店,临走时还不忘再重复上面那些话。 很快,整个巴黎的画店老板都知道了毕加索,而且都在到处寻找毕加索的画。又过了一个月,毕加索才带着他的作品高调出现在法国巴黎。这些画店老板知道毕加索到了巴黎以后,都赶紧过来找他,把他手中的画作一抢而空。毕加索大赚了一笔。 上面这个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制造客户需求,在他作品没有市场的时候,他先想办法制造一个有非常强烈需求的假象,然后在适当时候迎合市场需求放出产品。
而每当毕加索要出售他的画之前,都会先办画展,然后召集大批画商来听他讲故事。 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相关故事。一幅画如果只是单纯画得好,并不一定会引来人们注目,但一件作品如果背后有一个深刻的故事,那么这件作品定能让人铭记于心。而有了故事与画的相互联系,便容易让人接受,更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这是一种产品“货币化”的过程,毕加索的“天才般营销策略”便在于此 ,就好比一样价格昂贵的产品都无不有着一个共同点——生动的品牌故事。写文案也就是在写一个好故事,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