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2017年8月3日,北海合浦县,连夜降暴雨,调研小组成员,七点半起床进早餐
九点,小组组织采访重要知情人谭必明老师,谭老师讲到他自己高中时看到的海水稻,地方土话称为盐尖,长高一米多,稻杆很硬的一种海水稻,当时合浦附近乡镇都吃红米,白米两种米类,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后,受到市场经济影响的水稻种植发生了变化,红米退出了市场,白米占到了主导地位,渐渐地,海水稻也就消失了,针对现在海水稻的发展,谭老师认为,最重要的是生态保护和生态再造的工作,促进大环境保护,到是将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二位。谭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他对现在养生的看法,一阵风的养生风潮不是海水稻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所以对沿海滩涂的利用和生态环境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谈到物种濒危和文化历史意义,谭老师认为研究历史,调研都是为现在的发展服务,如果申请非遗成功的话,更是加大了政府层面对这种种植技艺的保护与海水稻的健康发展。
十点二十分,前往沙岗七星村谭家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沿途和谭老师的同学进行了交谈,介绍说海水的咸度对海水稻种植有很大影响,在距离沿海较远,临近水库的地方的海水稻产量高,对海水盐度有很大影响,产量大概有三百斤亩产,七星村地处小岛上,阴雨天气我们在渡口登船上岛。
一点在谭家老屋进餐,饭后采访谭家老人,由于语言的问题,我们邀请了王柏杨先生代我们进行了采访,我们进行了录音。通过对谭家老人的采访,我们得知了还有一个品种的海水稻,称之为咸尖,同时我们请教了谭家两位老人种植技术,然后我们得知邻居黄达棠的母亲小名叫高六的九十二岁老人,还留存有大约五斤种子,调研组感觉这又是一个意外收获,经过谭老师的鉴定和相关人的介绍,这个种子最少有三十五年的历史,我们感觉非常兴奋,这批种子将送华中农业大学进行基因检测,也是重要突破
两点钟,研究小组乘船前往上世纪曾经种植过海水稻的土地稻田进行实地探访与调研。我们对种植地进行拍照取证,听取了当地民众对海水稻演变历史的介绍,我们发现,咸粘这种海水稻,更适合咸的环境和盐分大的水土。
下午两点三十分前往沙岗镇,前往谭必明先生家,取谭先生的两件捐赠文物。青铜鼓一面,衣帽箱一个,历史悠久,而且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将捐赠给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王城博物馆
下午五点抵达宾馆休息
下午五点半前往北海市吃晚饭
晚十点抵达宾馆,休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