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我参加了“简宝玉日更挑战30天活动”,每天更文至少1000字,活动期间只能断更一次。在4月25日这天,晚上11点多,我写好文章,为了选一幅配图,在网络上搜索。找到合适的图片后,我用光影看图软件修改图片,改好后上传,发布文章时刚好已过晚上12点。这一天我就算没有更文,而算作把第二天的功课完成了。我的一张“复活卡”就这么给用了。
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日更活动,为什么要坚持日更呢?其实多年前,我就有写字的习惯。读一本书,读到共鸣处,我会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生活中,我会随时写下来几句自己的感想。听一首歌,看一部电影,看一场足球赛,一次演唱会,一个颁奖礼,参加一次比赛,一趟旅行,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动处,我都会记下来。薄薄的笔记本,写了很多本,装起来有几大箱。
写字日更对我来说已是一种融入生命的习惯。就像早起,上中学开始就坚持每天五点半起床,这么多年来不需要闹钟,头脑里的生物钟已经非常精确。那时早起是为了锻炼身体,身体强健了,不会被人欺负。身体好了,也是学习功课的基础。
每当我打开那些纸箱,翻开一本本笔记,看到那些文字,那些似曾相识的句子,我看到的是从前的自己。那些或激动异常,或悲叹气恼,或斗志昂扬,或哀怨失落的文字,都是我的青春记忆。在那些本子里,我可以找到一些振奋人心的句子,我会看到理想在飞扬,看到青春的热血和一颗进取的心。纪伯伦说,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在我的笔记本里,满满的都是热情和希望啊!
参加日更,只是延续了我的习惯。每天1000字没有问题,只是写出好文章需要更用心。写完后,先看一遍,修改错别字,同时看看每一个词语是否用得准确,是不是已经用了福楼拜说的那“唯一的一个最准确的词”。再读第二遍,看看段落语句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加进或删改某些地方。修改两遍是最基本的自我要求。若是写诗歌,得修改四五遍以上,直到每一个字都感觉准确而不能再改为止。写下来,还得放几天,再看,再读。有时候写下的东西过几天再看,会觉得有些地方还可以做微小的修改和调整。
我参加日更活动,是想交几个真正喜欢文学和写作的朋友,想认识几位真正懂文学、爱读书、爱写字的志同道合者。奶奶常说,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这句出自《增广贤文》的话意思是:结识朋友必须得在某个方面胜过自己,如果和自己差不多那就不如没有。我的要求没这么高,只想有几个爱读名著的朋友,有空可以探讨这些世界名著和伟大的作家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的,每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出来不同的层次,评价也不一样。我想从不同的人那里找到一致的评价。这样,我就能知道在这些世界名著里,有哪些是名副其实的、众多读者一致好评的。此生有限,我会选择那一小部分名著中的名著、经典中的经典来读,多读几遍,深入领会,向它们学习,以致敬文学!读十本平庸的书,不如读一本经典。兵不在多而在精,书也如此。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木心先生口述,陈丹青笔录的《文学回忆录》,这部书里有木心的灵感与智性,有对整个世界文学的大观慨况。文学爱好者们,不读此书是个遗憾。国人读了此书可以开启智慧,增长见识。另一本书是《圣经》,《圣经》融合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灵性、文化、民俗、寓言、故事等元素,可谓博大精深,包藏涵容。《圣经》的文字还有音乐的节奏感,《雅歌》、《诗篇》、《传道书》、《约伯记》,真是好!还有《四福音书》,伟大啊!欧美不知多少作家从《圣经》里取材,写出流传百年的作品。
我为什么要坚持日更,因为我衷爱文学,热爱写作,就是想写,不会停下来!
仅此,而已。
(简宝玉日更写作打卡第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