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有听书的习惯。耳机里正放着克莱儿·麦克福尔的《摆渡人》,书中说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每个灵魂离开人世后必须在灵魂摆渡人的带领下穿越过荒原,在经历劫难然后才能到达“归宿”,最后得到救赎。到底什么样的灵魂是纯净的,崔斯坦说,迪伦的灵魂是他见过的最有趣最干净的。相比于那些经历过百味生活,人性不断经历考验的人来说,她15岁的还未经世事人生的确显得单纯美好的多。我喜欢那个叫做迪伦的女孩子,她勇敢,真挚。故事的开始是崔斯坦摆渡了迪伦的灵魂,在故事的结尾她也救赎了崔斯坦的生命。
大概每个人都曾有过身处孤独险恶的环境,在极度的绝望中我们都渴求能得到被别人帮助的体验,并且在但凡能看到一根救命稻草,就足以我们倾尽所有交付真心。其中绝大部分人度过那些难关之后,都坚信是自己的坚持与信任,以及朋友的协助与无私,所以有了最后皆大欢喜的结果。《摆渡人》这本书讲的正是这样一个“渡人即渡己”过程,克莱儿·麦克福尔用充满想象力的笔触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轮回故事。
我们都曾靠近生死,生命里那些永恒和背弃,轻而易举的隐藏在生活的背后。但无论如何谎言是来粉饰太平的,而真实是在黑夜对自我的解剖。15岁的迪伦的死是因为她在寻找自我,寻找爱,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她擅自决定去见爸爸,走出她独立人生的第一步。她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女孩,不谙世事、未经锻造又不满足于现状。笔者将她设置为在黑暗隧道里唯一身亡的人,而总是在黑夜里才会出现恶魔和坏的彻底的魂灵。笔者又给了她最终重返人间的机会,也寓意着在她对于自己世界的不满,渴望逃离的心态,以及最终逃离后遭遇了各种磨砺之余的渴望回归。
我们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命呢?是屈服那麻木不堪的现状和不堪回首的过往,还是在未知的道路上勇敢前进,即使是盲人摸象的尝试,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对半几率。我想我会像迪伦一样,去把握自己的人生,即使前途不可预测。因为自怨自艾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发现生命里的惊喜也不可能接受那些考验,然后成为一个具有丰满人格且独立的人。
摆渡迪伦之前,崔斯坦也摆渡过很多人,但却从未有一个令他心动,从前他是一个不用睡眠、不会流血的人,也就是不会受伤的人。崔斯坦想,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这个女孩呢?明明这样的一个灵魂对于自己漫长的生命里来说,不过还是和婴孩啊。他爱的又何尝不是那个自己灵魂里缺失的自己呢。生命的另一种形式。那个充满爱,略显胆怯,性格鲜明,骨子里叛逆又勇敢的女孩子,恰好和他一层不变的成稳的人生的反差,让他倍感新意和热情。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喜欢那些未得到的,又充满吸引力的事物。
在与迪伦一起度过的日子里,他们所经历的并不仅仅是一起克服艰难险阻,还有更多的心灵交汇,当故事的最后他发觉自己也会受伤之后,突然说了一句“我变成了一个……人”。也许只有交付真心给别人,才会受伤,否则都是行尸走肉般的麻木。而最后迪伦为了再次与崔斯坦相遇,一个人穿越荒原,他们都重获了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穷极一生去追逐和坚持的事情。为了再次拥有这份感受,值得冒永远沉沦的风险。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我一直相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在生存和死亡面前是那样渺小,所以我们用尽全力去爱,在有限生命的时间里,用尽全力过好平凡的一生。尽管这一生总是有无数的诱惑,圈套,甚至是自我背叛。但是要相信,生活很美好。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和自己和解,和父母和解,和爱人和解。大抵这样人生就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在黑暗过去之后会天明的,况且在黑夜里人照灯的霓虹总是在远处绽放且光明。
引用《摆渡人》最后迪伦和崔斯坦的对话,来结束我的读后感吧。迪伦说:嗨,原来你在这里。崔斯坦说。我在这里。人生不是小说,但却是和小说一样丰富多彩曲折百变的。我们都要相信,只有用最大的真心去尝试,蜕变,用尽全力过好生活。我们终将过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