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橙黄橘绿,大有作为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冬景》苏轼
虽然已是秋末初冬,秋风萧瑟,气温骤降,但自收到去北大培训的通知那天起,就满怀暖意和憧憬。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是多少人向往的象牙塔,我也不例外。
坐了一夜的火车,早上8:00即抵达昌平校区。
这里虽然没有燕园的亭台楼阁等古典建筑和假山怪石,没有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湖光塔影,但依然有着北大的神韵。校园不大,却绿树成荫,楼体坚固朴素,且非常有年代感。这方净土,远离繁华,是求学的好地方。
霜降后,树叶的颜色有金黄、枯黄、浅红、深红、橘色,墨绿,油绿,色彩斑斓,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出五光十色的美妙来,静谧、安详、深远。
这里,远离繁杂忙碌劳累的工作,享受学习的“慢生活。”每日课后徜徉在落满金黄银杏树叶的的小路,沉浸在白杨、槐树、枫树等组成的树林,抚摸厚绒布一般的绿草坪,那种宁心静气、松软温润的感觉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几场大风吹过,满地尽带黄金甲,绿茵茵的草地多了点缀,更加鲜活起来。树干也是不同,有挺拔的白杨,树皮嫩绿中透着白斑,黝黑虬劲的槐树干,透露着力量与沧桑,银杏树、枫树干有着或深或浅的纵裂纹。虽然落叶,仍然有不畏风霜的傲然枝干。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不是繁花盛开的春天,而是这是橙子将黄,橘子犹绿的季节。 看到学习的伙伴大都过了40不惑的年纪,虽然韶华不再,但是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且有执着求学的精神,仍然可以大有作为。这次名师培训的课程安排,不但有大学教授的高屋建瓴的学术讲座,更有接地气的教材培训、实地听课等,在专业上给我们指出了路径,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实践,去反思,去提高。
二、吟诵经典,开启晨光
“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曾国藩《谕纪泽》家书
每天在晨光微曦中,与黎明共舞。全体学员挺胸抬头,昂扬精神,手捧书本,齐诵经典篇目,有《礼记•学记》《马说》《诫子书》《“大同”与小康》……皆是浓缩的精品,文化的瑰宝。
叶嘉莹先生说:“高声朗诵是为了畅其气,就是把你那种感法的精神提起来;密咏恬吟是小声地静静地吟诵,这是为了得其韵,就是慢慢地体会它的韵味之所在。”
每天早上的吟诵的经典片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这里,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这里,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品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直、高尚、关注生命、投身社会,先天下而忧,后天下而乐。吟诵,让我的身体更加挺拔,心灵更加澄明,灵魂更加净化,精神更加旷达。
心清气正,朗朗乾坤!
三、国家之魂,文以化之
(一)
“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习近平
印象最深的是,王余光教授的《阅读,与经典同行》和常森教授对《诗经》的解读。学者,气质就是温柔敦厚,没有妄自尊大和套话空话。听他们在自己的专业领悟娓娓道来,让人心怀敬畏,又自愧弗如,同时也感慨,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学者教授,坚守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让经典照亮后世,让我们的文化自信根治于大地之上。
1.传承文化就是爱国。祖国对我们来说,是个抽象的概念。但是,祖国的传统文化,《诗经》《论语》《史记》……几千年来,熠熠生辉,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因为他们具有几个特点:影响力、广泛性、时间性。如果传统文化浸润在我们心田,祖国的形象就具象化了,就能触摸到了,感受到了,就能树立文化自信,就会更加热爱祖国。
印象最深的是经典的广泛性。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作品,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广泛性除去专业经典,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内容是广泛的,《诗经》几千年来,讨论的话题在今天仍然是大家关心的,属于文学,但又不限于文学;对整个人类都有指导意义,最好的经典,是哲学等各类学科的集大成者。比如《百年孤独》,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哲学作品。好的作家,还是哲学家。
2.经典决定人的价值观。人的思想和行动是统一的。思想决定行动。当你困惑,面临选择时,能从经典中找到答案。人会以经典中的角色自居,来树立自己的认知,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读书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经典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就是要与自己的生命发生链接。行动,才是对经典学习最高品质的反馈。爱读经典的人,道德水平不会太差,因为经典能滋养身心。读经典的人,更容易三省吾身,并经常拷问自己。“时时勤拂拭,勿使生尘埃。”这样知行合一,用自己信奉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正如苏格拉底用生命捍卫真理一样。可见,阅读经典对于人的生命的重要性。
3.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辩证的哲学的命题,人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体的。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更加呼唤能够解决问题的人。相对于积累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博雅教育观,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个解决问题的“高手”。为了不被裹挟,需要有选择,有“虽千万人而吾往矣”的勇气。拒绝功利心,心中有大道,独善其身,这样方能成为独立、独特、独有的个体,成为一个活泼泼、有生命的、有审辨式思维的、完整的人,而不会成为《摩登时代》中那个流水线上千人一面的“工具”。
4.阅读经典推荐:
中国著作前十名,是中国文化的发源。《诗经》《论语》《韩非子》《孟子》《老子》《庄子》《左传》《史记》《楚辞》《荀子》。
外国人推荐的外国作品前十名:《圣经》、莎士比亚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对话录》(柏拉图)、《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白鲸》(麦尔维尔)、《草叶集》(惠特曼)、《物种起源》(达尔文)、《荷马史诗》、《随笔集》(蒙田)。
看到这么多人类文化的瑰宝,我真的想去读也准备全部买来,但却没有信心。我感觉还是需要大家的领读,因为自己的底子太薄,特别是一些艰涩难懂的。更需要有人帮助和引领。
(二)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
常森教授用文化解读《诗经》,信手拈来的古籍、文物、历史、地理、经济、军事等古代常识,令人敬佩不已。《诗经》中有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
儒家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人达己”“天人合一”、庄子的“无用方为大用”等思想,《诗经》中无处不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那样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并左右人类命运的“上帝”。中国文化的“天”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比如四季更迭、风雨雷电。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心安”、“我欲仁斯仁至以”。“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不论是人的命运还是国家的命运,都是靠人自身来争取。“尽人事听天命”,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更在乎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这是一种通达的人生智慧。
通过这次省级名师培训,我有了更多谦卑,更多学习的动力——“我唯一我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