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一句名言: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我们在教学时,也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当然多读好,读好书,孩子们一定比少读或不读要有收获得下了。但是有一种现象却一直存在,并越来越引起关注:孩子读了很多书,可写起作文来,还是捉襟见肘,无从下笔。
除了写作上的方法技巧不说,我个人认为,这与孩子们读书时只关注情节,不深入细读;老师只注重量上的积累,不注重质上的引导有关。
想一想古人读书,由于当时年代物质条件的匮乏,他们往往在拿到一本书时反复地诵读,甚到遇到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书时,在读完之后,再抄写下来,以备自己能够随时翻阅。莫言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介绍辍学的他把哥哥能读的书都读完之后,实在闲着没事,就读字典,最后居然能地字典背下来,哪个字什么意思,在第几页都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细读精读,可以说为他日后的写作夯实了基础。我们在引导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的同时,能不能也引导孩子们进行精耕细作呢?
记得五年级就有这样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文中就讲到:一本好书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文中还教我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读。如初读时,可以了解关注书中的人物、情节;再读时可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收集一些好词好句,精彩片段;深入阅读时,可思考一下自己从书中获得的收获和感悟,并列下个清单,做一做笔记;在熟读成诵之后,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他是怎样给大家介绍故事的。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读书时,也能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去引导,去精读细读孩子们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我平时每学期都会给孩子们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读大家去读。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我能在扩大量的同时,选其中一本,和孩子们师生共读,分出不同的层次,读出不同的深度,不是更好。如在第一遍读时,让在家开展读书比赛,选自己喜欢的片读,读给大家听,第二遍读时,让同学们积累好词好句,第三遍读时,可让同学们选精彩的篇章,编排表演课本剧,第四遍读时可以读同学们站在整本书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收获,作者写书的目的,布局构思的技巧和方法。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能把一本书读上四五遍,读到书中的情节胸有成竹,书中的故事出口成章,那么作者成书的一些方法技巧也会随之浸润在孩子们的血液,到他们需要的时候,徐徐而出。
这只是一点胡乱想法,具体的实践操作还要精打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