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上20:04,我正在看手机上面的资讯。
这时手机顶部的信息栏显示有微信消息,显示的是儿子的数学补习班的老师发送过来的。
老师找家长一般都没啥好事,所以我就迟疑了一下。接着又有2条微信消息提示出现,瞄了一眼,发现是*老师在追孩子提交作业的事情。【如图】
想了想,这事我还真的不太了解情况,没法直接回。于是就把儿子叫了过来,让儿子用我的微信给*老师语音回复。
儿子回复*老师说,马上就把口述作业发出来。
口述作业转发后,很快*老师就有了回复,用语言告知儿子的口述是不符合要求的,应该要按照上课时老师讲授知识点的方式来进行口述。
于是儿子老老实实的按照*老师的要求,重新又进行了一次口述。
很快*老师的语音回复又发过来了,进行了积极的点评并肯定了儿子的表现。
儿子在听完*老师的回复后,就要跑开。
这时,我抓住他,提示,“*老师这么晚还花这么多时间给你点评,你有没有收获?”
儿子,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你有收获,可是如果你不回应老师,请问*老师后续还有多大可能继续追你的作业并给你点评呢?”
儿子说,“估计很难了。”
我继续问,“那你该如何回应老师呢?”
儿子说,“就是谢谢呗,那还要怎么说嘛?”
我笑着说,“你想想,*老师是你补习班的老师。这么晚了,她还要追你的作业,还花那么多时间来点评你的作业。她图什么呢?如果你仅仅是回复谢谢,当然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可是*老师能感受到你的诚意吗?”
儿子说,“是啊,光说谢谢,是没啥力量。可是,我该说什么呢?”
我继续问,“*老师,刚刚给了你那么多的点评,有什么是让你很有收获的或者是印象深刻的?”
儿子说,“有啊。”
我回复,“既然有,那在回复老师谢谢的基础上,把你认为有收获的地方也告知老师。”
于是,儿子用语音回复*老师,“*老师,谢谢您的点评。还有您后面说的哪段,可以把2B当成2*B,这个方法我试了一下,确实比较简便。不过我之前还是比较习惯于用加法的,乘法对于我个人来说比较容易错。”
我继续追问了一句,“*崔老师刚刚给你提示了新的方法,你虽然接受了,但是还强调你自己的老方法。你觉得*老师会有什么感受呢?”
儿子,想了想,接着又用语言回复了一句,“不过,*老师,我以后会尽量尝试这种方法的。”
我笑着和儿子说,“一会儿,你就能看到这样的回复会有什么效果了。”
果然很快,*崔老师用文字回复过来,“好的,这个没关系的,你的方法也是对的,理解的也很到位,只是在以后的学习中,用到乘法的地方会比加法多一些,比如说这里如果是个3b,那用加法就得加3次,所以你可以尝试着去用乘法,**,你能很仔细的考虑这个问题就很棒!!!以后也要这样”
(上述交流的过程,请见图)
以上的内容,其实很平常。
只不过因为我知道我儿子的情商并不高,他平时虽然待人接物是有礼貌的,但也仅仅就处在“有礼貌”的层面,完全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积极的回应。
因此在与*老师微信互动的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非常好的能够帮助儿子直接体验“何谓情商-对他人需求觉察及适当回应的能力”的难得机会。
于是,就有了上述的交流过程。
但是,事后我回顾了一下整个过程,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挖掘的点,于是就有了如下的内容:
1.什么叫做“懂对方”?如果在沟通过程中,你可以让对方感觉你是懂她/他的,那么这个沟通过程会如何呢?
请思考,在本案例中,提及哪些方面,*老师可能会有被懂的感受?
1)回应谢谢。(请问有被懂的感受吗?)
2)回应,*老师,这么晚了,你还在关心孩子的作业,你真的太认真负责了!(请问有被懂的感受吗?)
3)回应,*老师,真的很抱歉,我们家长没能督促孩子及时提交作业,还让你这么晚来关心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能够遇见像你这么认真负责关心孩子学习掌握情况的老师,真的是我们家长和孩子的幸事。(请问有被懂的感受吗?)
仔细品品,上述3种回应,味道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而这些不同,在感知方心中就会有不一样的触动,进而也会有不同的回应行为出现。
正如我上面案例中和儿子说的,你回应的效果如何,就直接体现在对方的回应中!而且这样的回应的效果,会在更长的时间里影响着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及互动行为质量。
推而广之,在我们日常与人沟通交流的情境中,“谢谢”、“呵呵”、“呵”、“嗯”、“多谢”。。。。。。,这些回应的语言已经不再能够发挥正向的积极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如何可以在“感谢”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点点内容,能够体现出是觉察到对方的需求并让对方有“被懂”的感受,真正的让沟通可以促进双方正向关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