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让我着迷的电视剧莫过于《大军师司马懿》了,原定是要多写评论的,上半年发过的《曹丕:一个家族中儿子的命运》算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讨论曹丕为何胜过曹植最终登上权利的宝座。
相对于历史中关键的转折,剧中带给我更多思考的莫过于在复杂的环境变革中,个人的成长轨迹与原生家庭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女装大佬曹叡
一开始我是很拒绝饰演曹叡的演员的,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曹叡应该是更年轻更具有忧郁气质的人,但是演员刘欢给我的印象更多是阴测测的诡诈。
从一开始坐在阴暗角落里患得患失的样子和后面在曹真与司马懿平衡权利里的虚伪。演员的演技真的让人击节叫好。
乱世枭雄,治世仁君。
我一直不能理解曹丕为什么临死的时候选了曹叡作为继承人,他其实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直到曹丕死后,曹叡说出那句:“从来没有给父皇亲手剥一颗葡萄。”
(曹丕最喜欢吃葡萄。)才能抽丝剥茧一般理清一点头绪。
同样不被父亲所喜爱,同样生活的权利斗争中,同样是弱势群体地位的恐惧,同样的缺乏爱护,同样的精通权术。
曹丕通过曹叡看到的是他自己。
也能理解为何导演没有选择更青涩的演员来饰演曹叡这个角色,因为对于每天生活在优思恐惧中的曹叡从来没有轻松自在的童年,亦没有肆意奔放的青年。
从甄宓死的那天开始,他就早早结束本该天真无邪的岁月,仿佛一瞬间成熟长大。他对甄宓的无限怀念,恰恰是曾经存在他生命里最后的一丝爱意。
他信任辟邪,依赖司马懿。即使登上权力巅峰,依旧会被缺爱的心理阴影束缚。
在权利纷争中,爱总是那么容易消散,只有在权利阴影下的恐惧才是日久弥新。
看着身穿甄宓服装的曹叡,真的既让人可怜又让人觉得可悲。
而司马昭却是与曹叡相反的一个人。
从第一部就能看出司马懿与张春华是很偏爱司马昭的。作为上有兄长下有幼弟的司马家老二,司马昭真的是活得无忧无虑,他想的更多的是通过权谋来攫取更大的权利与利益。
如果说司马师代表了正统,那么司马昭则代表了野心与权变。
正如那句古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在电视剧中,司马懿也曾无数次教育司马昭收敛自己的野心,甚至让他对着洛水发誓永为魏臣,可依旧不能管住司马昭的无底线,这也有了后面司马昭杀魏帝如屠狗一般。
你能说司马懿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吗?恰恰相反,子女是父母的翻版,只不过人性复杂,司马昭学到的也许只是司马懿善于权谋的那一面。
当你望向黑暗的时候,黑暗也在望向你。当你追求权力的时候,也必将被权力腐蚀。在权利面前,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如泡影消散。
魏晋时期是霸道崛起,王道衰落的一个时期,司马昭篡汉之后真正进入到一个家国天下的时代。世家大族崛起,皇权衰落,门阀政治实力强者为王。
曹叡与司马昭是在权利斗争中生存的两个人,一个谨小慎微即使站在了权利的制高点上仍旧心有戚戚然的帝王,一个野心勃勃推陈出新最终终结一个王朝的臣子。历史没有偶然,一切结果都是必然,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也必然能在原生家庭里找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