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被限定,就不复有美,不复有生机。
景致不能在门框里看,人却在这些不同的情境下丑态百出或美好得恣意汪洋。
人,要透过各种场合来看。
无论家庭,职场,与朋友交往,甚至自处时,都会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一、首先来说家庭关系。
周末,正好路过商场门口,当时人非常多。一个男人接电话时的声调语气让身边的人都驻足、回头。看情形,他应该是和妻子打电话,因为提到孩子,声音高八度,满是责骂声,甚至不乏粗俗不堪的脏乱字眼,非常不耐烦,即刻,恶狠狠地掐断电话。
还有一例。
女友人长相一般,身材一般,持家的本领也一般。没有三头六臂,更没有善于察言观色的火眼金睛,相反,为人耿直,是个火捻子,一点就着。丈夫是政府小官员,职位好,收入高。一个细节让人艳羡不已,周末外出时,牛奶热好嘱咐媳妇儿喝。二十分钟后,打电话来催促。
这哪是媳妇儿的待遇,明明是女儿的专享。
通过两例,吃瓜群众足可见得人性。
人烟喧哗的闹市里大肆骂人,说明此人不仅粗鄙而且暴戾,首先是暴戾家人,其次,顺便波及周遭。
他不顾周围人的看法,说明他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他与妻子互撕,说明此人眼光差,黄脸婆是一枚恶霸,由此可以断定,他们的家庭氛围——乌烟瘴气;他们的孩子,要么暴戾,要么懦弱。
一个心理专家说,你如何对待另一半,可洞见你如何对待自己。一个性情温和,积极上进的人会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充满温情,进而影响周围人,与之相处,如沐春风。相反,不能温和安顿自己的人,如何对世界温柔以待?
所以,经营得好,家庭是磁场,财富、健康、人脉、资源都会被吸附。一个满是火药味的家庭是场灾难,损耗的不仅仅有初见时的美好,还有成年人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
二、再来说说与朋友相处。
还是以君子之交开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都在阐述朋友的重要性。
其实,这样思考的时候,已经有功利的利用在里面,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交不到多少真正的朋友。
你要的是危难时的雪中送炭。
但这种付出,有时是有风险的,铤而走险地选择信任,这已经超越一般朋友的范畴转而是友人高尚人格的一种反应。
负责任地说,你是否足够靠谱,对得起朋友的两肋插刀?或者说你是否有能力尽快弥补缺憾,填上友人为你堵着的缺口?
所以,自省的人往往善于完善和提高自己,无论是资本的累积还是事业的做实或其他。
因为非法集资,很多人席卷其中。最初,内蒙一带的富人要靠实物兑换才能勉强生活。俗话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即便你再有信用,申请银行贷款也少有朋友愿意替你担保。
怨天怨地,不如怨己。帮,是情。不帮,是义。几百万的亏空,连张口求助的想法都没有。
事例极端,但道理浅显。
如果我长成参天大树,独自伟岸,自有我荫蔽的一角,他人的繁华有赖于我的强大,这才是朋友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自己是个渣,生死之交也不耐损耗,迟早把对方拖垮或者对方无奈止损、弃你而去。
在与朋友交往时,互相吸引的同时,互相增进。做极致的自己,自成一脉,有实力独挑大梁,也有资本承担风险,这样才有资格为朋友“铁肩担道义”。
想要向外扩张,必先强大内里。所以,与友人相处之道贵在自强,自省,而非图谋他人必要时的扶持。
三、再来说说自处。
中国有句古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是,人们的自处和与人相处是相伴的,时间上来说,并不少。
自处也可见得生活品质的高低,人性的明暗。
辣妈某,清眉俊眼,孩子不在身边时,总把自己拾掇的清清爽爽,而且把家里从上到下一番清理,之后美美地蜗居床上或者盘踞沙发,看美剧或者听音乐,品茶,吃糕点,好不惬意。
可是,也有人蓬头垢面,吃喝将就,邋遢度日。
甚至,能够想到的也只有一桌麻将或者宿醉一晚罢了。
以干净整洁示人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可见对自我要求的高低。自处时,选择以游戏、剧集、酒杯或者书籍作伴,选择频率的高低可见生活品质的高低。
或者,像三毛一样随性。总觉得她是可以清爽、可以慵懒,甚至可以凌乱的一个人。
能反观内心,能看见自己,懂我,才能懂你。
四、总结一下,做个调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都是被限定了的,都是不够自由的人。
就像一部机器上的零件,上润滑油是为了让你更耐损耗,持续输出的时间更久些而已。
性别是限定,职业是限定,家庭身份是限定,甚至人的社会繁衍功能,哪一个不是对个体的人的限定?
但是,我们享受自己被限定、被认可。
在职业范畴内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在经营家庭时感受其乐融融的美好与温馨。
与此同时,爱情中被需要、被呵护、风雨与共的相扶相持会让我们心生满足感,共同抚育孩子则将彼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家庭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终点。终其一生,都为了使自己幸福,使所爱的人幸福。
愿意被限定,做朋友,做爱人,做父母。但我们也要善于透过这些窗口回望自己,在我们该经营的主要关系里我们做得怎么样?
当你说一个人人品差的时候,你在说什么?
就是一个人在家庭、职业、朋友、自处等方面的表现,尤其社会人的家庭关系的处理和对待自己的职业的态度。
愿我们都不要成为自己最厌恶的那个人,怀揣美好,对人对己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