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些同学随手乱扔垃圾,把自己周围弄的一片狼藉,还有一些同学把垃圾桶当做篮球筐,每一次扔垃圾就像投篮。投不进也不管,以至于垃圾桶附近总有纸巾和许多垃圾,过往的同学熟视无睹,没有人愿意将它们拾起。我们在班级里多次强调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改掉这些习惯,可是总感觉隔靴搔痒,收效甚微。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社会责任心不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各方面都对其照顾得很周到,弄脏弄乱了,总有人收拾。父母的包办,导致学生责任心不强。所以,他们认为在学校里脏了乱了,也有人帮忙收拾,这不是自己的责任,不需要自己动手。二、环保氛围不够。
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一些同学有了不良行为,没有及时被发现和制止,是非观念淡薄的学生就会跟风。本来有环保意识的学生,怕遭到他人的嘲笑,只能选择熟视无睹。于是,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也就变得习以为常。三、环保意识淡薄。师生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没有把环保提升到相应的高度。以为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不知道这其实是国民素质的一种体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关乎地球生存的大事。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一、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渗透绿色环保意识。利用班会普及环保知识,通过环保作品的制作深入理解环保的意义。二、精心布置教室环境,营造班级环保氛围。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每一次活动的启动、每一次活动的精彩瞬间、每一次活动的感受都要在教室里展现,充分营造班级环保氛围。三、落实校内环保活动,形成环保文化自觉。在班级中发出“环保从我做起”的倡议书,成立班级绿色委员会,分设节水员、节电员、垃圾桶管理员,通过他律到自律,最终形成环保文化自觉。四、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争做环保践行者。通过对社区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