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源流
打开古代版画史,其实就是一部印刷术的历史,印刷术的发生和发展,导致了版画的产生和发展。版画一词, 英语为Print, 即印刷、印刷品之意。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版画只是印刷术的附庸,只是起着复制绘画的职能。
(一)中国, 木版画的故乡
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为全人类作出的四项伟大贡献。其中,纸和印刷术,就和版画密不可分。
据文献资料佐证,我国的雕版印刷术唐朝己相当盛行。至于其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有东汉晚期说、有隋末说、也有唐初及唐中说, 等等,各抒己见,至今无定论。然而,雕版术的产生,并不是朝夕之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和产生的。
1. 木版画溯源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其踪迹可沿着碑拓、画像砖石、印章和石刻,一直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16世纪前),当时我们的祖先已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事着制陶工艺,其中被称作印纹陶的工艺技术,则可谓雕版术的最原始基因。
图10 印纹陶罐 (商周时代、浙江博物馆藏)
图11 印纹陶残片 (商周时代、浙江博物馆藏)
所谓印纹陶,即用雕刻过各种花纹图案的木板或陶拍(也有的直接用实物),连续拍印或压印在还未烧制 的陶坯上,以纹饰陶器。据历年考古发掘出的实物来看, 印纹的种类有:绳纹、叶脉纹、网纹、麻布纹、篮纹、 钱纹和席纹等等。其中绳纹、麻布纹、篮纹和席纹,十分明显是以实物为印模的。按现代的版画观念度之,这实在是人类最早的压印在陶器上的“木版画” 和“实物版画” (图10 - 12)。
图12 印纹陶纹饰拓片
印章在我国始于战国时期,盛于西汉。印章的发展,引发了以后的雕版印刷术。
印章有阴文(凹) 和阳文(凸)两种(图13)。在纸发明前,印章多取凹文,以捺印在封泥上(俗称“印泥”即来源于此)(图13a) ,所呈现的则是浮雕状的凸纹。以后有了纸,特别是公元105年,那种便宜廉价纸 被东汉蔡伦推广后,阳文印章便逐渐盛行起来。阴文印章捺印在纸上呈白文,阳文印章则呈朱文(即印文为线 条)。在前一章,曾提及,每个印章其实是一个缩小了的雕版印刷术的印版。显然,凸文印章是雕版印刷术的直接祖先。
汉朝盛行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是祠堂、石阙和墓室石材上的雕刻画,而画像砖则是墓砖上用模版压印在砖坯上后烧制而成的画(有些大型画像砖则是在泥坯上刻画后烧制而成)。尽管画像砖石时代,中国还无纸 和印刷术,但从现时的版画尺度来衡量,画像石可看作是被雕刀凿刻过的石版,在经历两千余年后,为今人用纸将它拓印成了版画,这是古人和今人历时最长的“合作”。画像砖,则与先民们的印纹陶艺术一脉相承,是压印在泥砖上的“版画”(图13一17)。
图13 阴文(白文) | 图13阳文(朱文) | 图13a 1972 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之秩侯家丞封泥
图14 山东嘉祥汉画像石
图15 四川成都凤凰山出土汉画像砖(一)
自有史以来,历代统治者都时行勒石刊刻,以歌功颂德,流芳后世。殷朝甲骨文、秦国的石鼓文是残留至今最古的见证。两汉时期,刻石风气更盛,墓碑、石阙、摩崖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各地。中国的书籍在印刷术发明前是抄写在竹片(称竹简) 和木片(木牍) 上,然后用绳系缚成册。由于年长日久,反复转抄,难免发生遗漏和差错。东汉末年灵帝(公元175年)发起刊刻石经(又称石书,有《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和《论语》等),旨在校正因传抄流传而产生的讹诈和分歧。可以想象, 当时前去洪都门外抄书、校书的人和车马,会是一幕多么熙攘拥挤的景象。或许是由于己有了纸,或是为了方便,不知是谁首先发明了碑拓 (此法见版画技法一章),它使一部石经化成无数部拓本经书。这种石刻碑拓,其实己是雕版印刷的雏形,故有 称其为石刻印刷术的(图18 )。
图16四川成都凤凰山出士汉画像砖(二)
图17 河南南阳汉墓画像石
图18 北魏碑刻
但由于碑拓毕竟笨重费事,拓本有限又不便保藏和阅读, 因而在拓本印刷术产生的一、二百年后,便出现了伟大的雕版印刷术。综上所述,雕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使用陶器印模、印章和石刻碑拓的必然结果。而纸的发明和使用,则是它的前提和保证。
2. 初期木版画
雕版印刷术的产生,直接导致了版画的问世。至今也仍称书籍为“图书”称藏书借书的场所为图书馆。这大概便是自雕版印刷以来“凡书必图”之故。从此,木版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经了一条缓慢的兴衰之路。
雕版印刷物的最初面貌如何,己无从稽考,但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幸存至今的残片、孤本来看,雕版印刷术首先成了宗教和世俗的工具,如经卷、佛像、历本、冥纸和纸牌等(图19、20)。由于对象主要是平民大众,因而早期的印刷物多取“一文一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唐朝的木版画。因岁月的流逝,以及其自身低廉而不为人所珍重,残留至今的己寥寥无几。目前公认最早注有日期的木版画是唐咸通九年( 868年) 四月十五日王玠为其二亲所刊刻的《金刚经》卷首画一一《只树给孤独园图)>(图21),描绘释迦牟尼佛正在说法的情景。此画不仅在人物造形和线条的运用上,已是绘画传统的盛唐风格,而且在雕版技术上也己十分精练。由此推断,此雕版画己非初期的水平,至少己是流行了上百年的雕版印刷术了。关于此佛画的发现,还有这么一段轶闻: 1900年,在敦煌的道士王圆箓因清除洞口的流沙,偶然在第17洞洞口处发现一个己封闭了近千年的不大的套洞(世称”藏经洞”北宋年间开凿),才使这经卷和别的大量古代雕版印刷术之精品又重见天日。但由于王道士不懂精品的保存,一唯筹钱以重修寺庙,致使大量孤本手稿,在发现此洞后的若干年里,大量流散民间。1907 年,当时正在我国西北一带”考察文化”的英人奥列尔·斯坦因爵士(Sir Aurel Stein)闻讯赶去,于是大量珍贵的古代雕版印刷物连同此《金刚经》的卷首画,乃一起为他携往英国。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
图21《金刚经》卷首画一一《只树给孤独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