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老师因为工资待遇问题,上街游行,结果政府答复说这个没政策,那个不合要求,总之要工资,没商量!
这样的一个结果,让很多同行为之心寒,也为中国的教育担心,一个亏待教师的政府怎么能苟求老师甘守清贫一心从事教育事业呢!
做为同行,我也不胜唏嘘,和同事闲聊,愤慨一些政府部门无德无良,只让奉献而不管教师的死活!
同事突然来了一句:做的不开心,为什么不辞职?
他的回答吓我一跳,尽管我知道他也是愤慨之下无奈的一句抱怨,但确实也戳痛了我的心。
对呀,工资待遇低,而且没保障,社会地位也在降低,出门买东西还要被人贴标签,说是“穷老师”,抠门。
为什么还要甘守三尺讲台?
我想一部分是真热爱教师行业,甘守一生清贫;还有一部分是无奈,把教师这份职业看作鸡胁,食之无味,弃之不舍,只因舍不得那份相对自由;还有一部分是没能力,却又不想承认。
以前的老校长总爱说“嫌工资待遇低,嫌教师这份工作不好,你可以选择离开。如果不愿意干,又走不了,只能说明你没其他能力,那就把你教学的特长发挥出来。”
以前总觉他是在嘲讽人,对他的言论耻之以鼻。
现在想来,他的话也不无道理。
因为,太多的人也只是把教学当作一份职业,一个谋生的技能,并没有当作奋斗终身的事业,工作上自然不会有大的成绩。
因为不热爱,自然不愿投入更多的激情去研究教材,学习理论,丰富自身,从而实现教学的创新,在教学上自成一派,引领先锋;
因为不热爱,又舍不得教师的一份清闲,所以又不肯下苦功钻研别的知识,掌推其他领域的技能,以期遇到机会跳出教师行业;
所以一直在抱怨,又一直不情不愿地清贫至今。
说到底,还是自己不够努力。这是根,不愿面对的现实,政府的行为只是让原本惨烈的现实又冻上了一层霜,只觉得可悲又可怜。
每一行业都能跳槽,只要你有能力。王君老师还不是从一个小师范生成长为北京的一位名师?李镇西老师还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要?每年辞职的老师也很多,可是那些都不是你!
因为你不具备跳槽的能力!
这是事实,尽管我们都不愿承认和面对。可是给你月薪两万,你敢说你一定能对得起这份工资?不要说给你时间就可以,机会从来不会等任何人。
父亲做人力资源总监,尽管年近六十,依然受人尊重。我常爱说:让我辞职跟你干吧,回头我也做个总监,再不当那穷老师!
父亲总会质问我:你会什么?你什么也不懂,又不愿意学,让你干,你怎么干?
我知道他并不是打击我,他只是对我不能把教师当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引以为豪,又不肯下功夫学习其他技能的不满!
很多时候,不是别人不给你机会,是你不够努力!
彭小六说:当你的知识过时的怎么办?
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细恐的问题。
身边有多少老师还在一本教材加上一本教参就可以教了一届又一届?
该教的倒也都教了,可是知识蓄备一直那么多,只在教改或高考改革时被动地适应,有几个是主动深入搞教研的?
如果真的用三年、五年专心教研,理论实践相结合,自然会成为一个名家,恐怕这时不是少给工资的问题,而是政府想留都留不住的问题!我们只觉得被动,是缺少了谈判的筹码!
太久的安逸只是让你觉得清贫是件伤自尊又威胁到生存的问题,但是清贫背后的不努力也是血淋淋的现实。
我们已经适应了这份平淡的工作,我们不愿不敢尝试新的知识、新的领域,导致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无良政府部门的丑恶行径。
只是在反抗的时候,在呐喊的时候,也不妨想想当我们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会无惧无忧。
如果我们都拼搏,成为优秀的自己,担心的不会再是我们,而是政府。
因为当所有优秀的教师集体离职,这将会如何?不敢想。
所以呐喊是必要的,维护权益也是应该的,但当一切无能为力或归于平静时,一定要努力,只有强大自己才能获得更多的权益。
否则只能任人宰割,又无能为力,所以在压力困境之下强大自己才是唯一的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