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的智齿
连岳:
你好啊。我今年19岁,在离家乡很远的香港念大学,不特别好不特别坏,算是一个还蛮乖的孩子。称自己为孩子,是因为今天想讲的事情大多数关于我的父母,和我作为一个孩子的无所适从。
我觉得生活中一个比较大的无奈就是,你以为会不同的最后并没有不同,就好像穆旦说的:“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以前以为有些俗套的故事自己一定不会经历的,最后发现肥皂剧其实就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这种故事你一定听到过无数遍。
我出生在一个城市近郊的小县,小时候家里很小很逼仄,但是在那个小小的家里度过了长这么大唯—一段称得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日子。爸爸算是个有上进心的人,所以靠自己打拼去大城市做律师,到后来自己做合伙人开律师事务所,慢慢家境好了很多。那段时间其实爸爸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当终于我们有足够的钱搬家到市中心的时候,很多事情却发生了微妙的改变。10岁的时候半夜被他们吵架的声音吵醒,13岁的时候隐隐约约知道爸爸和他的秘书在一起了,某天在家里和妈妈大吵一架就离开了家。于是他们离婚了。
写到这里我都觉得故事很烂。那年爸爸39岁,某女26岁,充分说明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呵。后来爸爸和她分分合合,我也习惯了只在周末和爸爸吃吃饭的日子。上高中后就很忙,忙着念书也没有太关心那边发生了些什么。直到后来高考完了,爸爸才告诉我他们已经结婚了,而且某女还怀了孕。其实这个我比较不能接受,长到19岁的年纪,突然多出一个弟弟,多出了一个只有在小时候我不乖爸爸妈妈威胁我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弟弟。爸爸会有意无意地说弟弟多可爱多好玩。爸爸在某女怀孕的时候还把我带到那个家去说是看奶奶,结果我觉得自己在那里很白痴,那不是我的家,何必让我那么尴尬。
我不只是因为我妈妈是我妈妈才觉得她是个好人,还因为她本身就非常温和善良。也许和年轻的人在一起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但是人都是要老去的,没有办法欣赏一朵花的枯萎,也许根本不是真正的爱。在这样一个小三转正的故事当中我没有办法正眼看这个用青春换别墅汽车漂亮衣裳的姑娘(我不觉得她爱我爸爸,这也许是我的偏见,但是我实在无法不这样想),可是我必须面对很多现实。
也许是我懦弱,我无法像认识的一个哥哥那样对小三恶语相加,我只能带点逃避地对她的存在不闻不问不理,我不想为难爸爸,可是也保护不了妈妈,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没用。还有那个凭空多出的弟弟,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可能逃避他一辈子。虽然我非常憎恶小三,但既然她转正了想生个孩子我也不能跳出来说她没这人个权利,因为我爸爸快五十岁了而且还有我这么一个争气的乖女儿,不需要她再来操劳我爸。而且小孩子其实是蛮无辜的,某种程度上我还挺同情那个弟弟的,他没有我这样善良单纯正直的妈妈,他没有我对爸爸最好年华的记忆(也许也是我的自我安慰吧)。
我不知道对这个女人和这个弟弟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有时候我觉得我其实也很脆弱,可爸爸不在我的身边还要抛给我这么多难题。从小到大我都很努力让爸爸妈妈开心,我好好念书我已经住校七年了,我拿到奖学金我总说在香港过得挺好的,可是为什么我这么乖了爸爸还要这样对我,他能经常陪在小弟弟身旁,可是已经看不到我在异乡的奋斗了,也许这种失落和小小的妒忌也让我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一切。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减少自己的伤心,我真的很想能将一切举重若轻,洒脱而坦然地过自己的生活。
好晚了,先写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时间回复,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至少能回复一个“已阅”,让我知道,我也给连岳发过邮件啦。
愿快乐每一天。
小星星
小星星:
你的邮件了不起的地方在于,在自己的怨恨与不解后面都会加一句:这也许是我的偏见;这也许是我自我安慰。
这个“也许”,就证明一个人开始长智齿了;证明一个人有了理性可以生长的土壤,而且,你才19岁。看来香港的大学教育初步是成功的。有些朋友的孩子高中毕业,我都会多事地建议他们把孩子送去美国念大学;那么远舍不得,至少也得到香港。
长智齿变聪明,这当然没有科学依据,顺着这个比喻说有人到了29岁,39岁,49岁,都还不会说这个“也许”,只有到他们临终前,才哭着说:“也许,我不会死的…”遗憾的是唯一这次“也许”都怀疑错了,人不是尺子、天平,不是收银台的读卡机,人天生是偏见动物,他有情绪、有爱恶、有固执、有短视,也许人人皆醉而他独醒,也许人人皆醒而他独醉。对偏见有所认识,或者主动寻求某种机制控制自己的偏见,这是一个人文明的开始,这样的人多了,是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要有讨论、有争执、有不同观点,对爱情,也要有不停的追问。
事事顺着自己,人的理性长不出来,永远只有一个人在发言,结论就不太可信。到长大了,才发现,世界上有大量的人自己很讨厌,他们的价值观与你不同,审美观与你不同,他们一周不洗澡,或一天洗七次澡,他们割包皮,他们只为钱而结婚,他们没钱也结婚,他们在嘴上假装寻死觅活实际上苟且偷生,他们什么都不如你而却活得什么都比你好,他们因为你的快乐而悲伤,还会因为你的悲伤而快乐,他们与你的差别,就像你与狗的差别一样大。一而根据力学原理,我们怎么烦他们,他们就怎么烦我们。谁也无法灭了谁。
你不喜欢爸爸的新老婆,你无法接受爸爸的新孩子,你觉得他们的爱情不纯洁,若他们不幸,你一定会开心。这从情绪上完全可以理解,怨恨能发泄,也有利于情绪健康。理智不应过度压制情感,尤其是这情感只是在心里想想,在一封邮件里写写。
但情感不能淹没理智。要穿着“也许”这件救生衣在里面游泳。你父母的婚姻,两个都已同意终结,主角谢幕回家生儿子了,你这个观众还坐在那里流泪。入戏太深,这种情感已经不健康了。19岁,应该开始自己的感情生活,去恋爱,去失恋,甚至去抢一个男朋友,梦想与一个男人生自己的孩子。
这个年纪,就是父母拉着你诉苦,你的眼睛也要盯着自己的美好未来。沉浸在父母过往的失败婚姻中,这是撒娇的变种,这种酸性液体过多,会把你那一点点“也许”的理性幼苗给弄死。接受你父母的选择,尤其是这种选择早成事实,接受你爱的人也可能会伤你的感情,接受两个好人也会分开。也许,这样你才能把心思放回自己的身上。
祝开心。
连岳2009年9月29日